最近几年,总能在农村学校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没晋高级的老师准备放弃,有些晋了高级的老师却还在努力,这是为什么?

晋级难,晋高级更难,晋超高?当然是难上加难。

名额总是那么少,够条件的老师却那么多,竞争激烈,甚至惨烈,把很多老师都挡在了高级职称门外。​

有些老师工作几十年,临近退休,依然还是中级。他们可能参与评聘几次,都遭遇失败,深感晋级无望,便彻底放弃,等待退休。当然,工作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

而有些老师,成功晋级高级职称后,发现自己还有晋升空间,工作反而更努力了。一把年纪了,开始进修本科;但凡有课题研究,就要参与;学校有教研活动,也要参与;有各种比赛,当然还要参与……只为能多加分,能得个证书,为几年后晋升超高做准备。

其实,在普通中小学校,高级职称名额已经非常有限,而那缥缈的超高级名额,真的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并不影响一些高级教师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

成为高级教师,是很多老师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有些人认为,晋级成功了,工资涨起来了,老师便可高枕无忧。尤其是有的高级教师,拿着相对高的工资,干着相对少的活,让年轻教师很不平衡。但是,也有很多高级教师,依然在一线重要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性不减当年,工作劲头不比年轻人差。

说到底,教育,是良心活。能不能努力工作,和是否晋级,关系不大,关键还是看这个老师,是否热爱教育,是否能为了学生,竭尽自己所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