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煌言/Anitama 封面来源:《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

【Q娃全明星风云录・黑版】本周是黑版,下周是白版。

第二十一回 传说的战士西尾大介(后篇)两尾和两清水

西尾大介在《阿拉蕾》放送的第3年正式出道升格为正规演出家,《阿拉蕾》连续约5年完结后《龙珠》于1986年接档开播,从头到脚现场阵容几乎都直接延续照搬了《阿拉蕾》。但是有一点职务大变动,《龙珠》的系列导演从一人变成两人,实行共同担任体制。一个是本来就担任《阿拉蕾》系列导演的冈崎稔,另一个便是第一次担任这种职务的西尾大介。

这时西尾入职公司不满5年,年龄不满27岁,就任系列导演在当时无论怎么说确实算很年轻的。与他同龄、并同一年入职、且是同一届研修生的佐藤顺一,之前在1985年刚刚成为东映动画史上最年轻的系列导演,西尾成了紧接其后新世代中大展头角的一人。虽然说是两人共同担任系列导演,但是当然冈崎是带过他出道的前辈,西尾相对来说属于辅助地位。那时的东映动画,诸如制片人或系列导演之类的职务,辅助的人在职员表上名字显示的字号都会小些。

系列导演的基本工作之一是给OP影像分镜,这便是西尾就任后的第一项工作了。《龙珠》最初的OP应该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不过反过来说正因为很小时候知道的,那时就也还对歌词啥也不懂。讲个小事,歌词里有一句“在这世界的某处闪着光”,当然本意是表现作品初期氛围那种大冒险的兴奋感。这里西尾皮了一下,唱这句时分镜画面正好是,龟仙人的光头在阳光下反光一闪一闪的。顺便给个视频复习机会:

但是动画版《龙珠》的制作现场困难得多,虽然现在说起来好像是大名作、代表作之类的语感,当时完全是视为失败作的。没有一项商业成绩出色,80年代同样是《周刊少年Jump》的原作漫画由东映动画制作的之中,收视率明显不如前作《阿拉蕾》,剧场版票房收入平平不如《金肉人》,商品化事业和版权收入更是几乎被《圣斗士星矢》抹掉存在感。

没有出众点就算了还走下坡路,《阿拉蕾》是5年间平均收视率22.7%的怪物,《龙珠》开播初期20%以上的收视率本来也是手到擒来。动画前后放送3年,第2年期间出现显著滑坡。红缎带军团篇结束后从25%左右徘徊的常态下行到20%至25%之间,到第2次出现武道会的篇章时已经艰难卡在20%的平台。更预料之外的是原作到短笛大魔王篇出现人气上升,动画第3年进度到这里时20%以下的收视率却完全成为常态,甚至一度变成在15%的平台徘徊的状态。

当时是黄金档放送的节目,收视率变化的灵敏度和受重视程度都是现在的数倍。这种事态不仅富士电视台着急,当时连《周刊少年Jump》编辑部都被震动了。《圣斗士星矢》同时期同在黄金档,虽然平均收视率不到两位数但对万代非常友好,《龙珠》就反过来了。万代一副弃疗的节奏,到第3年已经几乎停止《龙珠》的商品化事业。商业成绩不振那当然首先负责的得是制片人,富士电视台和东映动画两方的制片人都是从大成功作《阿拉蕾》延续下来的,结果统统换掉,而且两方都是大胆的人事调整。

从1988年进入短笛大魔王篇开始,富士电视台一方的制片人由清水贤治单独担任,是当时也才27岁的年轻人,入职公司不满5年。清水刚入职不久时曾被派到《阿拉蕾》的前线,在最后一年练级打过副手,延续着干到《龙珠》的最初半年。现在离开了一年半又被召回来了,而且最后一年就他单独干。东映动画一方的制片人,从最终章第3次武道会的剧情阶段开始,也加新人森下孝三。森下就是40岁的人了,但其实在这方面同样是新人而已。他是演出家出身,1988年才刚刚被调任转行成制片人。

《龙珠》路线变更的第一步就是这样更换制片人,之后第二步是新设系列构成由小山高生担任,之前从《阿拉蕾》到《龙珠》本来一直都不存在系列构成这个职位的。第三步是《龙珠》这个番组干脆结束掉,变成新番组《龙珠Z》再重新出发,系列导演冈崎稔也撤掉只剩了西尾大介一人。第四步是投入《圣斗士星矢》的人员,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其实森下和小山也都是《圣斗士星矢》的人。

《圣斗士星矢》与《龙珠》的放送期间是基本重合的3年,森下在被调任转行前,演出家身份的最后职务是《圣斗士星矢》的系列导演,担任了前2年。第3年被调任也不意味着离开《圣斗士星矢》的制作现场,直接变成担任本作的制片人。然后到了《龙珠Z》,森下在弗利萨篇先后投入《圣斗士星矢》前2年的主力演出家山内重保,以及第3年接任自己担任系列导演的菊池一仁。然后沙鲁篇又投入《圣斗士星矢》后期的新人演出家,森下亲自带出来的细田雅弘,20年后《神与神》的监督。

西尾在龙珠系列的现场当系列导演,一干就是7年半。而且到《龙珠Z》还是单独担任,忙到焦头烂额。最大的难点不是动画原创剧情怎么办,而恰恰是有原作的部分怎么动画化,这是最两难的环境。必须想尽所有手段把原作丰满化,甚至故意臃肿化,一切都是为了不追上原作进度。建立的经验体系对以后的《海贼王》也有用处,当时紧张到每周鸟山明才初步完成的草图,就匆匆从集英社送到东映动画用以动画的制作。

西尾当时面临的实际是个时代交替的结点。往后的时代,分季分期播的操作普及了。往前的时代,要么是从没遇见过如此长年长期间地,把正在连载中的漫画动画化;要么是即使追上了进度,也因为原作不是这种庞大连贯的剧情,所以可以完全靠原创展开。而《龙珠Z》的境况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既没法让动画版彻底尽情走原创路线,也绝对不能追上原作进度。

《龙珠Z》的人气达到巅峰,富士电视台的清水和东映动画的森下现在也都发达了,分别在公司里一步步当上干部当上董事。森下是东映动画前任总裁高桥浩任上的最后一任副总裁,现在处在主席任上,相当于已经是公司里的最高级人物。清水同时还是东映动画的非执行董事,因为富士电视台长年是东映动画靠前的大股东,牵动西尾在《龙珠Z》之后职业生涯的就是这个清水。

在富士电视台的星期日早晨9点钟这个节目档,连续了12年的东映不可思议喜剧系列于1993年秋结束。往后这个档从电视剧变成动画,制片方也从东映大泉摄影所第二企划制作部变成东映动画。清水就任这个档新作动画的富士电视台一方的制片人,给他打副手的叫金田耕司,是在《龙珠Z》剧场版一起干过的后辈。于是新作动画的系列导演,选中了西尾大介。

《龙珠Z》的沙鲁篇也在1993年秋结束,很多人瞟一眼西尾的履历容易一眼看到是龙珠系列的系列导演,而再细一点其实西尾的担任只到沙鲁篇为止。没有继任者,《龙珠Z》的布欧篇不存在系列导演一职,现场已经稳定下来了。布欧篇大变样复数职员交接,现在简要说得形象点就是你看“番组的脸”,也就是OP和ED也整个变了。而西尾实际去新的节目档担任系列导演,新作《足球风云》也是少年漫画的动画化,放送13个月到1994年底。

这里有另一个清水登场,这个节目档变更成动画路线后,东映动画一方的制片人由清水慎治担任。看清楚了,富士电视台的制片人叫清水贤治,东映动画的制片人叫清水慎治,两人都是重要人物。清水慎治本来不是走制片人员这条道的人,之前80年代时是剪辑技师,西尾还是演出助手的时候他也还是剪辑助手。但是进入平成时代转行当制片人员,担任过制作担当者然后这次《足球风云》是他的制片人出道作,当然这时还只是打副手。

《足球风云》之后1995年接档的新番组叫《空想科学世界》,清水就挑大旗单干了,富士电视台的制片人也仍是另一个清水,加上金田耕司。本片还有鸟山明来特别参加设计工作,西尾则终于获得了1986年以来第一次没有系列导演重任在身的时刻,不过还是继续参加本作的演出。但是这片的人气非常糟糕,前作的平均收视率都有12.8%,而本片最高值也才11.9%。陡落幅度太大,平均值更是不到两位数,是这个节目档已经13年间没有过的事了。

于是1996年接档的新番组,这回就需要放大招回血。制片人仍然分别由两个清水担任,放出的大招是《咯咯咯的鬼太郎》,而系列导演便是西尾。《咯咯咯的鬼太郎》之前在1968年和1971年两次动画化,是前篇和续篇的关系,实际可以看作一部作品的第1期和第2期。之后在1985年出重制版,可以看作与之前两次不同的另一部作品,并且人气爆棚当时收视率胜于《龙珠》。那时富士电视台一方的制片人便是清水贤治,清水慎治在当剪辑技师的时代也参加过,并且广告代理商也和当下星期日早上的节目档一样。所以用来回血的良策就选中了《咯咯咯的鬼太郎》,在进入平成时代后再一次出重制版。

1996年西尾大介担任系列导演的《咯咯咯的鬼太郎》,是同时具备了3世代演出家各显身手的集大成之作。与西尾同一世代的,1981年入职的第一届东映动画研修生,除了西尾自己以外有诸如佐藤顺一、芝田浩树、贝泽幸男,也都是Q娃的熟人。往上前辈世代的,有诸如明比正行和胜间田具治等,60年代最初的动画化就参加过的演出家,以及70年代东映机器人动画的老将,后来从《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起参加的川田武笵。往下后辈世代的,有当时是新人的《海贼王》初代系列导演宇田钢之介,还有就在本作中才出道的两人,细田守、《组曲光之美少女!》的系列导演境宗久。

本片前后放送9个季度,最高收视率直接回血到20%,在双休日大清早这个时段可以视为奇迹。但是西尾忙碌的时代又来了,同在1996年《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动画化的事提上议案,东映动画一方的制片人也是清水慎治。结果西尾也进入身兼两作品系列导演职务的状态,首先任剧场版的监督在1996年年末档期现行上映,然后任TV版的系列导演从1997年4月新番开始,又是放送3年半的持久战。

之前几年东映在动画电影方面,一直是春假和暑假由《龙珠Z》剧场版作主力,寒假由《美少女战士水兵月》剧场版作主力。美少女战士剧场版前一年太不给力,决定放弃,于是《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的首个剧场版在1996年寒假接上这个档期。TV版放送2年后,1999年的暑期档又出第2部剧场版,仍然由西尾亲自监督,便是前篇所提的鹫尾天任制片人补的初次职场经历了。

鹫尾因为在秋田朝日放送工作过,什么采访、写稿、报道一系列流程他都干过了,所以《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这类有案件题材的作品,出现新闻场景时这方面鹫尾是行家要问他。对这第一次的工作鹫尾也是很拼,反正制片人补这个练级阶段老实说出来也跟打杂差不太多,他就一门心思认真考虑电影内容里的每个细节和台词。光为这一个电影做的备忘录和笔记就写了两本,虽然里面的内容最后被正片采用的只有一句台词。

鹫尾和西尾合作的作品中,代表除了Q娃就属《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初代Q娃之后不久西尾转行当了制片人,后来《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20周年时制作OVA就是与鹫尾合作,前几年再出新电视动画《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R》时也又是鹫尾和西尾的共事。

早在1999年第一次共事的那个剧场版,鹫尾就对西尾印象深刻,特别是他的思维方式。做过《龙珠Z》和《咯咯咯的鬼太郎》所以对动作戏的演出很成熟,这点虽然不假,但在《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之前就连鹫尾自己对这件事也不过是耳闻。而亲身经历的则就是在本作现场,鹫尾体会到西尾对角色心理的塑造和描写也很厉害,细致而不是世间一般对大老爷们印象的粗犷。换句话说西尾这个人在身为影像作家时,有种完全阴阳平衡的感觉。所以鹫尾想以后如果有机会,那么第一个想共事的就是西尾,这是后来指名委托担任《两个人是光之美少女》系列导演的直接原因。

《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2000年结束后,西尾终于在连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缓下来,2001年应该是自1981年入职以来职场生活相对最轻松的一年。而鹫尾身为制片人补的练级生涯,在《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之后则不过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他第一次参加电视动画的现场是在《海贼王》。至于为什么是这里,因为《海贼王》的东映动画制片人又是清水慎治,鹫尾入职东映动画至今20年其实清水是他永远的上司。

【注释】

1、东映动画史上最年轻的系列导演佐藤顺一:1985年不满26岁时就任,节目档在现在放送Q娃的地方星期日早晨8:30,详细可见于本连载第九回。

2、山内重保:担任龙珠系列剧场版监督数量仅次于西尾,尤其负责布罗利登场作品。后来就任《小魔女DoReMi ♯》系列导演可见于本连载第十五回,2018年布罗利登场最新作监督则是以出身于DoReMi系列现场有名的长峯达也。

3、富士电视台周日早9:00:东映不可思议喜剧系列开辟的节目档,详细可见于本连载第七回。现在放送中的是《咯咯咯的鬼太郎(第6期)》,转换经过可见于本连载第十回。

4、咯咯咯的鬼太郎:动画化原委可见于《东映儿童片年代记》第八回。

【附赠】

1997年11月19日放送的《龙珠GT》最终回当时的录像版,与正式发售的光盘收录版本不同: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515cf1d04f343322?utm_source=toutiao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