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需要“心动”的艺术,如果不能把教育理念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

教育的功能除了发展学生技能、传授智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外,还需培养学生的修养,其中就包括科学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及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多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

人文素养: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能够让学生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准则,人生哲学。

教育只有促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双轮驱动,才能培养出良好人格的学生。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人们面对失败或挫折时,坚强者能发愤图强,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基础的不同,显现出不一样的人生状态。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中国古代有很多教育智慧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需要保护好人的天性。

庄子思想,古往今来被许多人誉为人生经典的哲学,同时也是一种内容齐全并且行之有效的教育秘笈,对现代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或启示。

庄子曰:“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大意是:让心思安静下来,让精神无动于衷,然后顺着万物本来的样子,不去妄自作为。善治者只需效法自然,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之和谐,可是“聪明”的人类总是自以为是地打破这天地之和谐。

自然万物皆具备它独有的天性,人类也是如此。如果在教育中,我们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教育子女,为了同一个功利化的教育目的去培养子女,那岂不是复制了从古至今屡见不鲜的教育悲剧――学校成为了工厂,老师成为了统一标准生产线上的工人,而学生被塑造成了统一规格的产品?

人,生来平等,但是生而不同。家长只有顺应孩子生来就与众不同的天性去教育,将来才能使之“尽其材”,以其优势立足于社会。

启迪多元思维

在顺应孩子天性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位父母最好学习一些人类心理规律,以了解其中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且可以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科学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A、B两组,进行穿越迷宫的训练,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他们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属于聪明鼠种系;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们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属于笨拙鼠种系。几个月之后,罗森塔尔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实验结果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经过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他发现:聪明鼠的饲养员比笨拙鼠的饲养员更尽心地鼓励老鼠去通过迷宫;就是因为饲养员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造成同样的小白鼠种系,成绩有了显著的差异。

于是罗森塔尔得到了启发,他思考这种规律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

他来到了一所普通学校,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随机圈了几个名字,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随机选出的名字组成“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及相关老师,郑重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暗示”在发挥作用。因为这个“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影响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语言、情绪及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期望与热爱,变得更加自信、自强、自爱及自尊,从而使他们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这里,老师对这部分学生是发自内心真诚的期待,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能的人,给予了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帮助及鼓励。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厚望及信任,而这种“真诚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积极肯定,期望有多高,学生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正心正举

《道德经》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教育的关键问题需要顺应“生、冲、和”的规律:

生的力量表现出一阴一阳的对冲。父母就是一对阴阳,生是以阴阳的方式来呈现的,这种呈现就表现出冲气(竞争)。

冲是生的一种方式。有些父母教育孩子都说别冲,别去合理竞争,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着一个“度”,假如全部都让孩子别冲,就是让孩子别生,违背了冲气,结果人的生命进程(身心健康)就被阻碍了。

“和”是一个创生的过程。实际上,每个孩子潜意识都充满了竞争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竞争教育,让孩子体验到竞争中的快乐和竞争中的失败。如果孩子没有体验过竞争教育,那么这个孩子今后进入一个成人竞争的社会,他的内心是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所以很多孩子为什么自暴自弃,就是父母从来没有训练过他如何正确合理的竞争。比如说:体育运动的竞赛,打排球、打兵乓球等等,孩子需要知道去冲,体验有胜有败的感觉。

拨迷见智

教育的本质需要“创生冲气”,最终达到和。和就是平衡的自然状态。

开启自在之门

下棋没有输赢就叫做和局。这个“和”就是人们在创生竞争,是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总处在自然平衡的状态。因为人的“生”在改变,“冲”在改变,人“和”人在这个世界中的生态位置是随时改变的。但是这种上上下下的起伏变化是正常的,就像竞赛有第一名必然会有第二名,是共生的关系,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永远在第一名的位置。

因此,“和”的特质,就是承认由于人们的实力、合理竞争能力及创生能力来决定人们合适的位置,乱争没有用。教育及社会等各方面都遵循着这个规律。

生、冲、和是宇宙规律,这种能量运行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同样运行在每个孩子身上。

教育就需要以生、冲、和的自然平衡规律来构建。很多父母希望让孩子听话,我们应当反思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听家长的话?重要的不是这个现象,本质是除非孩子违反了生、冲、和;家长纠正孩子的关键点,是帮助他的生、冲、和,这是我们大家共同遵循的天道法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