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节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对未婚女子而言。古代的七夕节并没有直接与爱情接轨(小编认为这是由于古代封建社会不允许谈恋爱,尤其在明朝朱熹搞什么“存天理,灭人欲”之后,广大的青年男女就更不可能自由恋爱了。)但是七夕节所强调女子应有的纺织、刺绣技巧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子结婚对象的选择和婚后质量,所以七巧在古代女子中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现如今,因为现代化浪潮和商业化驱动,七夕节和情人节挂上了钩。然而青年们对七夕节的认知越来越少,面对这种趋势,我国于2006年5月20日,将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众所周知,“七夕”的起源之一是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早周朝时,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东汉时期,演绎成织女七夕渡鹊桥的传说。到曹植的《洛神赋》里,才确定了牛郎织女的夫妻关系。而作为夫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大致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迁。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可见七夕节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结合的。

“七夕”起源之二是说其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星神,也就是对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士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是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蚕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袛。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至于在七夕拜牵牛和织女二星,是因为两星的运行七月显得最为突出。

“七夕”起源地三是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所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记载:“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因此,在七夕风俗里,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风俗,都是源于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丰收美满之意。对时间的崇拜,也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风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风俗。杨琳在研究七夕节的起源时,结合民俗学相关原理、结合类书、文人笔记、地方志等相关记载资料,对七夕节的起源问题作了详细的辨析:七夕节的成因在于“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在七夕节这天往往会进行乞子的活动。

穿针乞巧

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节日习俗,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所谓“喜蛛应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黄金瓜、巧果、花生、红枣等为主)放在果盆上,这通常是在穿针乞巧前已由大人们作了准备。“穿针乞巧”以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送你七夕情诗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宋 张先 《千秋岁》

张先的爱情里,一句“天不老,情难绝”,与词牌的长久互相呼应,更让人从心里相信,自己拥有的爱情,是地老天荒也不会失去的,是海枯石烂也不能更改的,是会在现世安稳中地久天长的。

而下阕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则用短短数字,道尽了爱情中只可意会的情结与愁喜,牵挂与相思。

宋时,男女成婚日,双方父母各出彩带一条,结成同心结,行礼时,男女各执一端,从跪拜到入洞房,都牵在一起,从此恩爱两不疑,同心到白头。一个结,就是一生,千千结,是约定了多少生多少世才敢这么写啊。而那千千结的情网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宋 柳永 《鹤冲天》

说起来有些心酸,这首落榜后率意而作的词,让柳永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暂时失去了科举入仕的青云大道,从一个怀揣理想的青年,变成了“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奉旨填词的白衣卿相。

仕途不幸词途幸,混迹于歌妓舞馆中的柳三变,终其一生之风流,把婉约词写到了极致,以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千百年间,盛名不衰。

“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后来成了爱情的谶语。人间太匆匆,多少人都在遇到对的人、遇到爱情后,义无反顾抛却名利,和心上人过上了温粥数雨的小日子,一如当年的天后王菲,遇到窦唯的那一刻一样。

纯粹的爱一个人,名利都可不顾,只要朝朝暮暮的缠绵,只要天长地久的温婉。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宋 陆游 《钗头凤》

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所展现的爱国诗人形象不同,这首《钗头凤》,让我们在一个暮春时节,看到了一个多情又忧伤的陆游,桃花柳绿,人间正好,他却只能在万千游人中,偷偷掩藏自己的爱意。

唐婉是陆游的前妻,两人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结为伉俪,整日耳鬓厮磨形影不离,陆母一心盼儿子能有一番作为,怕二人亲密的感情耽误陆游,渐渐对唐婉生出厌恶之心,最后逼迫陆游与唐琬分开,为陆游另娶。

一个春风骀荡的日子里,游春时的偶然相见,再一次勾起陆游的无限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多少没有善终的爱情,到后来都成了这样,即使依然相爱,却不得不分开,只能把一切都深藏心底,夜深时候,在无人的角落,黯然对影子说。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多少人,一旦错过就不再。爱不是追悔,也不是憧憬,爱是将心里密密麻麻的意,怜取眼前人。

编辑 | 孙硕

综合来源于中国起源地、谁最中国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