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旅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當你在飽覽名勝古蹟、流連於優美古蹟時,如果出現健康問題如環境改變導致的旅途勞頓、美食因素導致的腹脹/腹瀉,都會讓旅行的意義大打折扣。

那麼旅行過程中出現的腹瀉有什麼比較好的預防方法嗎?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旅行中爲什麼會出現腹瀉?

旅行者腹瀉是指人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剛結束後出現的腹瀉。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統計顯示,根據旅行者所到達的目的地不同,旅行者腹瀉的發病率可達30%-70%。

旅行者腹瀉發生主要分爲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腸道感染的病原體可以是細菌、病毒、真菌或原蟲;非感染因素主要包括精神、飲食和氣候等因素。

由於旅遊者的長途奔波、作息規律被打亂以及飲食結構改變,這些因素均易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從而引發腸道感染。而旅行者腹瀉,重在預防,主要包括旅行前的準備和旅行中的自我保護。

旅行前需要提前瞭解什麼?

旅遊者應事先對目的地的情況有個初步瞭解,如地理、氣候、飲食習慣、疾病流行情況,應帶一些常用藥物,如黃連素、口服補液鹽Ⅲ(博葉)等。

旅行中要加強自我保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把好飲食和飲水衛生的關,儘量選擇易於消化、清潔衛生的熟食,避免病從口入;並且不要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休息。

此外,還要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腹部着涼。飲食中喫些蒜和食醋,也有助於預防腹瀉。

出現腹瀉時怎麼辦?

1、 進流食以保護腸道

腹瀉初期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滲出的急性炎症階段,此時腸蠕動活躍、消化吸收功能都較弱。因此在發生腹瀉的12個小時內,喫稀飯、麪湯等低脂流質食物,有利於保護腸黏膜及促進其恢復。

2、 補鹽液以恢復平衡

腹瀉會導致體內的水、電解質丟失,嚴重時會出現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而危及生命。

如果沒有嚴重的嘔吐,建議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補液Ⅲ。口服補液鹽含有多種電解質成分,適用於各種腹瀉引發的脫水,尤其是對於嬰幼兒兒,其補液療效不亞於靜脈點滴補液。

此外,有條件的情況下,腹瀉後也可喝些米湯、淡鹽開水、果汁等。

3、 服藥促進恢復

若患者腹瀉較輕,可予以休息、口服補鹽液等措施,亦可同時服用黃連素、思密達等收斂、吸附劑促進恢復。

若經過以上措施,腹瀉仍無好轉,尤其腹瀉頻繁、出現嚴重脫水徵、有黏液膿血便,並伴有發熱、腹痛時,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