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这两天写这篇稿子真是让我觉得好痛苦,我在电脑前呆呆地坐了一下午,问了很多人,想了很多事。我有种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关心国家大事,欠了20年的债突然要还,结果手里头空空的感觉……现在看来,只是因为我把很多习以为常当做了理所当然。

1

又逢一个难得明媚的周末,一夜暴雨洗净城市的铅华,空气中带着草木的清香。我打算去出门去逛逛集市,很久没有为自己做一顿饭了。

很多人说,觉得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就去逛逛集市。看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五颜六色的蔬果、篮子里的菜、案板上的肉,再看一眼活蹦乱跳的鸡鸭鱼虾,你就会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美好鲜活。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我买了最爱吃的菜,还随手在路边买了一束栀子花,满怀喜悦地往回走。那些生鲜肉味、吆喝声、剁肉声、熙熙攘攘的人群,从我身边缓缓后退,带着无尽的人间烟火气和茂盛的生命力,让我一下子觉得从沉闷中活了过来。

我喜欢我所看到的一切,喜欢阳光、鲜花、宽阔的马路,也喜欢挑着水果的小贩,推着婴儿车的女子,和牵着气球的小朋友……我一下子觉得,这就是幸福吧。

我曾以为这种幸福,像空气一样理所当然。我生于和平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乱和流离,那些遥远的历史从来只出现在课本上,薄薄如一页纸张。战火离我很远,牺牲离我很远,我有幸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有幸享受无尽美好的人生。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直到有一天,认识了那个叫王伟的飞行员,和那架永远回不来的81192。

那是一次很偶然的心灵触动,两个多月前的愚人节我一边刷微博,一边和朋友聊天。微博里被纪念张国荣的内容刷屏,然而却夹杂着一条纪念一个陌生飞行员的文章。

很多年前,也是一个愚人节,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这个名叫王伟的飞行员,在祖国蔚蓝的南海领空,被一架美国侦察机撞击,再也没有返航……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遗憾的是,当我知道他时,已与那段沉痛的历史相隔了十多年滔滔光阴,无可避免地带着一点淡淡的模糊感和距离感,像隔着不甚清晰的毛玻璃。

然而当我看到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时,刹那间还是被触动了。

那段屈辱的历史,发生在2001年。不是在1919年,也不是1949年之前,甚至不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不在任何一个我们所熟知的乱世,而是已经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离我那么近,那么近。

2

我想起来,王伟牺牲那一年我已经上了小学,每天无忧无虑的,一到放学就跟在玩伴屁股后面疯跑。还记得那时候,家附近的巷子里有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围墙上爬满它蜿蜒交错的树根,看上去古意盎然。而在那浓密的树荫下摆了个修补鞋子的小摊,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大叔,常常招呼附近的小孩儿到他那里去玩。

大叔自诩是个说书人,常常端起茶水,摆了小板凳给我们讲故事。他不穿长袍马褂,也没有折扇,唯一用作情节调控、衬托气氛的惊堂木还是就地取材的小半块青砖。偏生他架子摆得十足,每次讲到关键时刻,他还会装模作样呷一口茶水,叫孩子们眼巴巴等得着急。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有一年,他给我们讲了一个东西叫“黑武器”,这个东西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比飞机坦克厉害一万倍,有了它没有任何国家敢欺负我们。

他说从前呀,在上海有座公园,门口挂了一块“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真叫人生气呀!可是后来我们国家研制出了“黑武器”,就再也没人敢看不起我们了。那时候有一个中国人,在外国坐公交车时只能坐后排,因为只有白人可以坐在前排。谁知道有一天,我们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啦,他像往常一样往后排走去,却被司机叫住了。司机大声地说:“你们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你坐到前排来!”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当时我们所有小朋友都欢呼起来,虽然我们很多人都不太懂这中间的含义,但大叔那明亮的眼神和酣畅淋漓、大快人心的语气,让我们感到无比振奋和骄傲!

几年之后,我才慢慢知道,大叔说的“黑武器”其实是“核武器”,亏我当时把这个“世界第一厉害的武器”想象成一个黑漆漆的巨型手榴弹。

长大后忆起这段往事,不禁令人莞尔。不过从那时候起,我幼小的心里就有个观念:从有了“黑武器”以后我们就强大起来啦!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再也没人敢威胁、伤害、看不起我们了。外国人能坐前排,我们一样能坐前排。

3

然而随着我一天天地长大,我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并不是仅仅拥有核武器就能为我们赢来幸福。

这个世界依旧残酷无情、弱肉强食,尽管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轻易把战火烧到我们的领土,但也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和平安详、无忧无虑。霸权主义的阴云,始终在暗潮中涌动,企图笼罩在我们的头顶。

我上高中那一年,日本政府不顾中国强烈反对,准备强行“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要对中国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政策。还打着要“购买钓鱼岛”的幌子,向日本民众募集了大约14亿日元的“购岛”捐款。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事情刚发生时,一心埋头在书本和作业里的我并不知道这件事。直到有天早上去上学,惊讶地发现每辆日产车的车窗上,都被贴了鲜红的标语。随后,我还遇到了游行示威的人群,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愤怒。

在学校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打开了教室里那台几乎没怎么使用过的老旧电视机,给我们播报新闻。随后他站在讲台上,义愤填膺地告诉我们,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老师引经据典,从钓鱼岛的历史讲到了当今的国际形势,他洪亮的嗓音,直震得教室嗡嗡作响。

我想那一刻,唇齿就是他的枪,讲台就是他的战场。在老师的影响下,那一周,我们班超过一半的同学的周记,都写着同一个标题——《钓鱼岛是中国的!》。直到很久之后,这声振聋发聩的口号,仍然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再后来,是2013年的时候,菲律宾在有美国撑腰的情况下,自己出钱,自己找人搞了一个法庭,就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提起仲裁。三年后,“仲裁”结果公布,判菲律宾“胜诉”,无耻地宣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

当时我和我的同学,都觉得这所谓的“仲裁”未免太过可笑,简直像自唱自演的喜剧片。然而就是这荒唐无比的“仲裁”,将南海局势搅得风云涌动、诡异复杂。

我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南海仲裁”决议出炉的时候,美国出动大军压境,一艘航母、两艘巡洋舰以及四艘驱逐舰停留在南海海域,抵在了中国的家门口!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那时候,还远不如今天强大的中国军队全副武装,誓死捍卫祖国领土,海军不畏强敌迎难而上,千里之外的火箭军,数十枚新型导弹引弓待发。山雨欲来风满楼,双方都屏住呼吸按兵不动,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激起滔天巨浪。

那一天,南海两军对峙、战云密布;而我们的国内风平浪静,阳光和煦。每一个人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人们上着网看着电视,对此一无所知。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直到2017年,央视新闻频道在节目中首次明确提到这场大规模军事演习时,我们才惊觉,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战争边缘走了一遭……

4

回忆起这些人生中的片段时,我深深地觉得,中国太难了。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舞蹈!

我曾以为,这是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早已没了战火和硝烟,每个人都有权利读书学习,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有人守护。我曾经以为,我们和每一个国家都早已冰释前嫌、相处融洽,双方贸易往来、彼此信任、合作共赢。

然而,事实上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从未放松过对中国的觊觎,所有人都虎视眈眈盯着这个古老的国家,妄图将她瓜分蚕食。圆明园的废墟、卢沟桥的枪声炮火、敦煌被掠夺走的文物、南京大屠杀中遇害的30万同胞的哀嚎……都还未曾从历史中淡去。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新中国成立之后,烧到鸭绿江畔的战火,以及中越边境挑起的武装冲突,以及南海主权的争夺,再到现在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原来,我们从来没有想象中那样生活在彻底的安宁祥和之中。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鲜花、广场、音乐和喷泉,血与火、战争与死亡、奉献与牺牲依然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上演。

但是回想我短暂的人生经历,我眼里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依然是这个光明和美好的一部分。那是因为有人拼尽全力,把黑暗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声音 | 我们的“岁月静好”,从来不是理所当然

和平从来没有理所当然,今天的每一点成就,都不是上苍赐予,也不是外人相赠,而是建立在每一个为了这个国家民族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牺牲过的人的血泪汗之上。

但是我知道,我们可以做到!中国在一天天强大,在一天天变好,一天天有实力保护领土和国民。感谢守护着我们的那些勇士,也感谢在艰难中依然努力生活、创造价值的你我。

我们从来没有彻底地好过,但是我知道,未来我们会更好……

后记: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不太容易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人,一直觉得自己再遇到什么困难最后总能做出来,但是这两天这篇稿子真是让我觉得好痛苦……我在电脑前呆呆地坐了一下午,还打电话问遍了我所有家庭成员以及玩得比较好的朋友——发生xx事情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你当时在做什么?但是好像大家都没有很深切的感受,或者说当时很愤怒但也就是跟着骂骂美国人,我自己也是这样。我有种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关心国家大事,欠了20年的债突然要还,结果手里头空空的感觉……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我工作以后以后读书变少了,现在看来,读书其实挺多的,只是把很多习以为常,当做了理所当然。

本文由指尖阳光(ID:ZJYG01)原创,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