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关于镜子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了,讲述了齐国谋士邹忌通过自己照镜子比美的事例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镜子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铜镜在使用过程中,镜面易发生氧化和沾染尘垢,会影响镜面光亮度,故需要经常加工磨光,以获得良好的映照效果。在古代,磨镜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种职业。《益部耆旧传》记述了东汉书生杜真为了求师,游学齐鲁大地,通过磨镜来赚取盘缠的逸闻。“杜真孟宗周览求师,经历齐鲁,资用将乏,磨镜自给。”

磨镜人

楚人有凤鸟崇拜,在楚人的神话、文学以及艺术作品中,凤是最常见的主题。

你能找出上面的铜镜上有几只凤几只鸟吗?

找不出来?对照上面的图再找找看

楚人除了“崇凤”,也“尊龙”。楚人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始终是抱着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态度。随着楚人自身的华夏化以及一些尚龙的部落成员不断地被融汇进楚民族中,龙文化也就自然融进了崇凤的楚文化中。在战国中晚期,龙纹逐渐出现在了楚式铜镜中。

凤很好找?提高难度,看看里面有几条龙?

传说楚国有人叫叶公,特别喜欢龙。他家墙上画着龙,柱子上刻着龙,各种器具、用品也都装饰着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知道了,便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头从窗口伸了进去,尾巴一直绕到了堂屋的旁边。叶公看见了天上的真龙,大吃一惊,吓得浑身哆嗦,脸色铁青、失魂落魄,慌忙逃跑。这就是“叶公好龙”的故事,也反映了楚人对龙的敬畏心态。

一滴露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叶枯荣可以感受春秋的时序,一面面楚式铜镜可以反映出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光看图片还没看过瘾,那就快去荆州博物馆看看实物吧,听美女讲解员给你讲更多关于镜子的故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