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吴历(1632—1718年),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等,江苏常熟(今属江苏省)人。少年时遭遇明亡,信奉佛教,后转为信奉基督教。曾赴澳门,并受洗礼,教名西满·沙勿略(Simon·Xareris),并学习西文。原计划去欧洲,因故未果,后回内地,在上海、嘉定、苏州一带传教,卒后葬于上海南门外耶稣会墓地。早年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后接触西方文化,这对其山水画风的形成有潜在影响。喜用干笔焦墨,笔墨细腻,注重画面的纵深感,并略微注意到透视法的运用。吴历以其独到的艺术风貌与“四王”、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大家”。据《竹人续录》等史料载,吴氏兼擅刻竹,风格缜密,深受嘉定派影响。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一开:自识:“月中疏处最秋多,叶叶斜斜映浅波。曾折长条赠行客,只今黄落未归何。予秋柳诗也,并书。墨井道人。”钤“延陵”、“墨井” 朱文印二方。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二开:自识:“远岫接烟光,斜阳在钓航。众渔归已尽,独自过横塘。东楼暑薄写此。墨井。”钤“渔山”朱文印二方。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三开:自识:“林鸠唤雨不成雨,山鹊呼晴亦未晴。尽日声声是何意,欲催泼墨米图成。梅雨乍霁。延陵历。”钤“吴历”朱文印、“吴历之印”白文印。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四开:自识:“春事已云莫,落花门外无。何为井上树,四月尚如枯。渔山子。”钤“渔山”、“墨井”朱文印二方。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五开:自识:“墨井道人雨窗拟古,竹醉日。”钤“延陵”、“墨井” 朱文印二方。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六开:自识:“萧萧踈踈,木落草枯。空山无人,夜吼於菟。墨井道人。”钤“吴历之印”白文印、“延陵”朱文印。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七开:自识:“写元人画,大抵要简澹趣多,曲折有韵。五月小尽日,墨井历。”钤“吴历”、“渔山” 朱文印二方。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八开:自识:“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墨井道人。”钤“渔山”、“墨井” 朱文印二方。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九开:自识:“前人草草涂抹,自然天真绚烂。小重阳后一日,渔山子。”钤“延陵”朱文印、“吴历之印”白文印。

清代|吴历《山水图》册赏析

第十开:自识:“不是看山定画山,的应娱老不知还。商量水阔云多处,随意茆茨着两间。墨井道人从上洋归,写于东楼。”钤“吴历之印”白文印、“延陵”朱文印、“墨井”朱文印。

鉴藏印有“虚斋审定”、“莱臣心赏”等17方。此图册布局饱满,笔墨苍拙,文人画气息浓郁,具有作者所追求的“神逸”韵味。无年款,从书画笔法来看,应为吴氏晚年画作精品。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请关注“艺享甜开”,与大家一起分享,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