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绕三灵”队伍以村为单位,队伍分为三部分:每队前有为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的老人(称花柳树老人),头缠大白包头,身穿雪白对襟衣,着彩色绸裤,脚穿缀有红绒球的彩线凉鞋,打扮得十分风趣,二人共扶一枝杨柳,柳枝上挂一个葫芦,一块彩绸,一人执拂尘,一人执红扇或甩白毛巾,二人边舞边对唱白族"花柳曲",唱词幽默诙谐。在“绕三灵"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丕鼎家里采访到: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赵丕鼎,一心做好传承工作,一家四代都会唱大本曲、花柳曲、白族调和跳花树舞、霸王鞭。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大理白族"绕三灵",为白族的"祈雨会",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起源唐南诏时期,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三灵”,指三都显灵: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

今天的"绕三灵"已发展成集拜佛祖、祭本主和跳花柳舞、打霸王鞭、唱大本曲、白族调、耍龙狮等为一体的民间激情盛会。

2006年5月,白族“绕三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每年农历四月廿三日至廿五日,是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白族“绕三灵”节日,周边的洱源、宾川、巍山等地的白族民众,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的来到苍山洱海之间,参加一年一度的游神娱神活动。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上览"或是祈雨会,“观”就是“闲逛”或“游览”。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绕三灵”三天,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祭拜,使当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绕三灵”队伍以村为单位,队伍分为三部分:每队前有为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的老人(称花柳树老人),头缠大白包头,身穿雪白对襟衣,着彩色绸裤,脚穿缀有红绒球的彩线凉鞋,打扮得十分风趣,二人共扶一枝杨柳,柳枝上挂一个葫芦,一块彩绸,一人执拂尘,一人执红扇或甩白毛巾,二人边舞边对唱白族"花柳曲",唱词幽默诙谐。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中部队伍除了吹笛子的一人外,有男女舞者数十人,有的唱调子、打霸王鞭、敲八角鼓、双飞燕。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队尾则由吹树叶的一人和数十位亦歌亦舞、手执扇子或草帽的妇女组成。大家排成"一字长蛇阵",在花柳树老人的带领下,形成上万人参加的春游活动。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在“绕三灵"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丕鼎家里采访到: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赵丕鼎,一心做好传承工作,一家四代都会唱大本曲、花柳曲、白族调和跳花树舞、霸王鞭。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在省级非遗传承人杨振华家里采访:为参加绕三灵活动,江上村的村民自发到杨振华家里作准备,妇女所准备好的头饰到了晚上是不能打开的,只能坐睡椅子上。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绕三灵”,追根溯源是由"祈雨"活动演变而成。相传,过去大理常因干旱无雨而无法栽秧,以水稻农耕为主的白族,在水稻栽种之前,人们必先要向神灵企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

于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栽秧季节到来之前,都要组织大型祈雨活动。而祈雨期间正是人们聚会的好时机,于是就派生出盛大的农家乐“绕三灵”民俗盛会。

白族"绕三灵",一场传承千年的民间激情盛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