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景点后山城巷井然有序;环卫“黑科技”扮靓渝中颜值

山城巷已完成补种绿植、栈道栏杆粉刷等提升。 上游新闻记者 李斌 摄

候选项目: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

候选奖项:城市治理创新范例

推荐单位:渝中区城市管理局

一座城市“看得”还是“看不得”,市民和游客说了算。

最近,位于渝中区,串起通远门城墙与凉亭子社区的山城巷,不时有旅游大巴停靠,节假日里游客更是成千上万,可这条最窄不过2米宽的巷子被管理得井然有序。

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局长赵颖说,城市品质提升就是要让游客和市民觉得“舒心”,宜居宜业宜游。让城市“看得”,就是要背街小巷与主次干道、白天与晚上、平时与节假日“三个一样”。

今年以来,渝中区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五长”工作制,近万名“五长”开展马路办公,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如大坪街道,占道经营20年的袜摊已消失。

历史厚重山城巷 节假日里游客多

对游客来说,除了早已名声在外的景点外,大家还爱去当地人常去的地方,吃当地人爱吃的美食。

山城巷因其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形地貌,一直以来是重庆人心中的重要记忆。这里也候选发现重庆之美最美街巷。现在,来这里的游客多了起来,已成为景点。

长长的石梯串起了通远门城墙与凉亭子社区,山城巷的名字,想必来过重庆的人,没去过也应该听过。从巷内的山城步道走过,可领略天主教仁爱堂旧址、厚庐、长乐永康石朝门、亦庐石朝门、体心堂42号民居等极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这里也曾是郭末若故居,抗战期间郭老的不少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南纪门街道凉子亭社区书记徐柳英就是山城巷的“巷长”。她说,过去游山城巷的游客和市民差不多,但从今年5月开始,游客增速很快,节假日达上千人次,这里也成立旅游团观光的点位。

徐柳英介绍,游客多了,整个街道“五长“全部马路办公,从中兴路入口开始设立工作点位,引导游客文明、有序通行。同时也有志愿者参与引导,还有2名环卫工人分段清扫。

每天巡巷发现并解决问题 信息系统记录工作轨迹

让游客和市民耍得舒心,山城巷需要提升品质。

徐柳英说,她每天至少要巡巷两次,目的是发现并解决问题。能解决的现场就要解决,解决不了的,要找“路长”“街长”来协调解决。比如,山城巷正修缮提升品质,为了市民和游客安全有序,通过现场办公,在部分路段张贴了提示标语。同时,沿线也张贴了文明有序通行的提示标语。山城巷唯一的公厕,也有专人负责卫生。

此外,街道对山城巷进行了“增绿”,补种了一串红、石竹、万寿菊等,种植面积约200平方米。此外,还对山城巷增加了便民座椅、修复了栏杆漆面。

加强巡查,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小巷品质就会越来越高。这两天,徐柳英用上了“五长制巡查系统”,她的巡查路线能形成工作轨迹。

目前,渝中区通过“五长制”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数字城管平台,明确“五长制”办公系统平台各长信息系统角色,建立工作统计电子台账,固化工作模式,形成工作轨迹,实现快速反应。“五长”目前也已都使用了软件开始日常巡查。

为游客讲故事推看点 居民为小巷“代言”

管好山城巷,除了“五长”还需要社会参与。

在渝中区,通过整合“楼长”力量,以“楼长”为骨干,成立了多支居民志愿者队伍,坚持全天候开展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山城巷为例,日常是两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安全疏导,最多时配备8名志愿者。

山城巷有哪些看点?这是游客们常常会问到的问题。

陈全蓉是社区志愿者,常常到山城巷开展文明劝导,面对游客的问题,她会推荐法国仁爱堂、厚庐、栈道、体心堂42号民居等具体的点位。她说,虽然来的游客多,但山城巷的环境一点也不比以前差,反而在卫生、基础设施这些方面都比以前好了。

在社区居民孙桂华看来,从前山城巷是大家的后花园,现在来的游客多,他们也感到自豪,“正是山城巷的原汁原味才吸引了这么多游客。”她说,现在居民都愿意给游客讲这里的老故事。

“现在高楼大厦、人造景点大家都看多了。”来自珠海的游客王心萍说,来重庆旅游就是想看看“原生态”的样子。

如今,山城巷就被游客们评价为“最具重庆特色”的一条巷。在凉亭子社区,居民们共同参与管好山城巷,人人都成了这条最美小巷的“代言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