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连盘玉米主力合约在上周五大涨后,在40日均线附近遭遇阻力;现货市场则呈现疲态;1月底刘鹤副总理赴美谈判更是让中国批量进口美国谷物的压力不减。不过,昨日大商所玉米期权如期上市给我国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新的“风控”工具(且相对于场外玉米期权成本更低)。JCI数据统计显示,1月28日当天期权空头是多头的4倍,成交高达2万手,保障机制已开始发挥功效。

农历“小年”过后国内玉米现货市场维持弱势震荡

本周伊始,国内玉米市场购销日趋冷清,特别是北方素来有“过了小年就是年”的传统,农民卖粮高峰即将进入尾声。不过,比农民卖粮结束得更早的是下游企业的采购,进而导致现货市场维持弱势震荡,尤其是华北深加工企业出现10-30元/吨的回调。

与现货市场呼应,连盘玉米期价周一收盘下跌:C1905日内缩量减仓下跌,最高报1860,最低报1851,收盘1854,较上一交易日-0.22%;成交量25.4万,-52.3万。技术面看,连盘玉米期价上行受到40日均线的压制;从基本面来看,市场最大的忧虑除了一季度偏弱的饲料需求以外,中国是否会批量进口美国谷物成为“关键一环”。

1月底中美贸易会谈“按部就班”,中国批量进口美玉米可能性依旧较大

彭博社报道,商务部副部长王守文和财政部副部长廖敏将于周一(1月28日)先期抵达美国。至此,1月22日谈判预备会议取消风波告一段落。1月底刘鹤副总理前往美国的会谈有望“按部就班”进行。当然,正如1月7日-9日磋商后美国贸易办公室声明的要点中指出的那样,接下来的谈判中结构性改变是重点:包括强制性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侵入和基于商业目的商业秘密网络盗窃。

换而言之,JCI认为月底谈判很可能是决定中美关系基调的最后一次谈判,而从目前一系列相对积极的信号来看,中国批量进口美国玉米的可能性依旧较大。

1月28日大商所玉米期权首日上市,企业风控又添新工具

自去年6月11日大商所玉米期权立项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到2019年1月28日玉米期权正式上市,玉米产业链的又一“风控工具”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且生逢其时。由于目前中美贸易关系正处于关键阶段,在1月底刘鹤副总理访美之前出台,无疑有利于下游企业进行风控:对于担忧年后玉米价格下跌的用户而言,除了直接做空连盘玉米以外,还可以选择风险可控的方式——买入DCE玉米看跌期权。要知道,目前针对C1905合约的看跌期权价格每手仅30元/吨以下(行权价1820以下)。近日我国有机构分析到玉米期权交易“如果隐含波动率在 7%以下,则以作多波动率的策略为主”,但 汇易认为在当下中美贸易谈判存在瞬间突变的背景下,仍应该保持一颗警惕之心态策略

总之,在目前玉米产业链全部大型贸易企业、50%的全国30强饲料企业集团以及75%的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利用玉米期货规避现货价格风险的情况下,我国玉米期权上市无疑为规避“中美谈判”可能带来的进口谷物压力提供了更好的金融工具。当然,我国玉米期权不仅为玉米产业链提供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也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了新思路,对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