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深圳蛇口一个2.14平方公里的小渔村,而今已成为拥40万人口、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的国际化滨海新城。改革开放的号角在这里率先吹响,其创造的“蛇口模式”诠释着“深圳速度”。

今天中国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而港口就是中国和全球进行有机链接的节点,扮演着异乎寻常的角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下,内陆城市一跃站在对外交流的前沿,内陆地区需借助一个平台,拉近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外来资本投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西安内陆港,改革开放新高地

1992年,西安正式成为内陆对外开放城市,拉开了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序幕。 “一带一路”倡议,让昔日古老的丝绸之路起点,开始重新演绎新的璀璨,引领西部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

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西安是其中核心区域,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2014年“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在西安成立,正式确立了“陆港”这一名称,其作为港口功能的延伸,以快速、低成本的优势实现公路、铁路与港口的无缝衔接,让内陆城市“沿海化”。

一系列利好证策密集加持,让西安进一步成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长安号始发,西安港链接全球

近期,伴随着汽笛长鸣,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明斯克)跨境电商出口专列从西安港新筑车站始发,满载42车厢共计80余万单货物,即将到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长安号+跨境电商”模式的具体实践,无疑是西安港在发展对外经济方向上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它的出现,无疑让跨境物流通道更加便捷,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愈加酣畅淋漓。

根据中交协“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会《报告》,中欧班列长安号满意度位居全国57个班列开行城市第一。

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通道优势和西安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通道+产业战略”成为国际港务区发展的核心。

跨境企业强势入驻,“磁场效应”显著

加之最近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的落户,这里已成为承接东部优势产业向陕西梯度转移生动实践。

该中心吸引了施耐德研发制造中心、帝光电子西安港制造基地、网易考拉西北运营中心、蜜芽跨境电商全国总部等18个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总部项目正式入驻,投资总额约20亿元,形成了出口“一带一路”地区、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市场为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全产业链聚集区。 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充分发挥出全产业链集聚的“磁场效应”。

与世界同频,西安黄金时代已至

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这些无不在证实,西安港的“磁场效应”已经显现,名企纷纷进驻,产业持续输入,众多促进板块升值的利好接踵而至!

西安,正与世界同频共振,实现陆海联运、空铁联运物流大通道,让“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成为西安人生活的新常态。且随着“西引力”的持续增强,西安下一个“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