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语有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只有登才是目的,指导并组织攀登的过程,崩无法成为目的,而是目的的瓦解”,所以,善意味着努力,正是这种努力使生活获得了目的和意义。但读过些陈嘉映著作的读者多半知道,这主要不是因为他讲的东西通常很通俗,而是他始终用比较易懂的方式来回答我们的困惑,来讲述深刻的道理。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毁了生活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相反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毁了生活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相反

初看书名,大家多半会认为这是本谈论人生感悟的随笔或者通俗哲学书。的确,陈嘉映的书不只一本被摆放在书店的随笔类书籍中,也不只一本被很多爱思考的普通读者捧读。但读过些陈嘉映著作的读者多半知道,这主要不是因为他讲的东西通常很通俗,而是他始终用比较易懂的方式来回答我们的困惑,来讲述深刻的道理。或者,我们可以说,他始终在真诚地思考,在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毁了生活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相反

古语有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只有登才是目的,指导并组织攀登的过程,崩无法成为目的,而是目的的瓦解”,所以,善意味着努力,正是这种努力使生活获得了目的和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成其本性就是善好,种子发芽,动物繁衍,这都是善好。在人类社会中,善好意味着自我实现,“人人都能拥有自我以及个人的生活旨趣,用自己所做的事情使自己充盈,支持自己站立”。但是这种自我实现要以伦理底线为前提,否则只会模糊了善与恶之间的界限。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毁了生活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相反

人性中有许多比自私严重得多的缺陷,比如人的贪婪、阴险,比如专制者的残暴。很多邪恶并不来自于利己的动机,事实上也无利己的效果。没听谁说列宁、希特勒自私自利。跟残暴狠毒大奸大恶相比,自私不过是小奸小恶,自利是一个很自然的习惯。饿了吃饭,渴了喝水,躲开迎面而来的汽车,这都是合理的。毁了生活的,不是自利,而是不知“自利”。一位少女狂热地爱上不靠谱的男人,一个男人拼出性命去复仇,这时我们要劝他们的就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毁了生活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相反

为什么不应该有人人利他的君子国呢?因为只有基于自利,我们才能理解利他的意义。只有基于饿了要吃,我们才能理解不受嗟来之食,只有基于冷了要穿,我们才能理解母亲把围巾披在女儿身上,只有基于卖东西要卖得贵买东西要买得便宜,我们才能理解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毁了生活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相反

人生的道理,我们听说了,也知道了,但可能没什么体会。生离死别这话,小学生当做一个新成语学来,念的朗朗起劲,直到他长大,恋人离他而去,父亲离世,他才深有感悟地知道。先前的知和后来的知,不在于一个是对一个是错,而在于知道的深度不同。知不仅在心灵大脑之中,也在血肉经历之中。像酒后不驾车,孝道,这些道理,只有能做到,才能算知道,知到切身处,知行便合一。在很多场合下,我们都可以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毁了生活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相反

对于普通人而言,何为良好生活?用陈嘉映的一段话结尾:我们不是颜回,他不改其乐,我们可能觉得苦不堪言。我们更不是耶稣,以一身尽赎人类的罪孽。我们有一点儿品格,有一点灵性,但远没有强大到单靠品格和灵性获得幸福,我们还想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过上好日子。若以年龄论,年轻人要更多培养品格、修炼灵性,老年人过得安逸一点儿,似乎顺理成章,所谓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