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房屋坐北朝南外,纵观古代帝王陵,几乎都是坐北朝南,可开创封建帝王制的秦始皇陵,却是坐西朝东,这是为何。说法一、秦汉时期坐西朝东为尊。

古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为何唯独秦皇陵却坐西向东?这里有讲究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风水非常讲究,集中体现在陵墓的选择上,所选位置无一不是风水宝地。如果大家对风水学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坐北朝南被视为风水最好。古人认为,北为阴,南为阳,风水好的地方是阴阳调和。

古代风水学鼻祖郭璞在《葬经》(又称《葬书》)中,给风水下了定义,“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

古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为何唯独秦皇陵却坐西向东?这里有讲究

我们居住的房屋也以坐北朝南最佳,墓地也是如此。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是为了避风(西北风为主),“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

除了房屋坐北朝南外,纵观古代帝王陵,几乎都是坐北朝南,可开创封建帝王制的秦始皇陵,却是坐西朝东,这是为何?关于这一点,历来众说纷纭,主要说法有三种:

古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为何唯独秦皇陵却坐西向东?这里有讲究

说法一、秦汉时期坐西朝东为尊。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述鸿门宴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坐侍。”《礼仪·士冠礼》中也有类似记载,“认主人东西(面向东)答拜,乃宿宾。”

古人认为,“西方,长老之地,尊者之位,卑幼在东,尊长在西。尊无二上,卑有百下。”也就说,西方是商周到秦这段时间的尊者方位。

古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为何唯独秦皇陵却坐西向东?这里有讲究

说法二、宣扬秦始皇最大的功绩,一统东方六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实力最弱,通过一代代秦王的励精图治,到秦始皇时期终于扫平东方六国。按照秦始皇的设想,坐西朝东气吞山河。因此,把以坐西朝东方式布局,宣示自己的丰功伟绩。

古人坚信死后灵魂不灭,自己陵墓坐西朝东就能睥睨天下。正如西汉政论家主父偃评价的那样:“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古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为何唯独秦皇陵却坐西向东?这里有讲究

说法三、秦始皇个人理想,祈求长生不老。古代皇帝都渴望能长生不老,秦始皇也不仅如此,派出徐福出海寻求仙药,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在目前已经发掘的秦皇陵陪葬墓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坐西朝东。这样的墓葬形式,越是秦国早期越为明显,它表达了秦国人渴望东出争夺天下的愿望。

参考资料:《始皇本纪》、《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