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穗轴褐枯病,专门危害葡萄的花序和果穗,近年来在运城广为发生,导致减产与较大经济损失。

「果园管理」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一、症状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幼嫩的花序轴或花序梗,也危害幼小果粒。花序轴或花序梗发病初期,先在花序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淡褐色水渍状病斑扩展后渐渐为深褐色,病斑稍凹,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褐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扩展后致花序轴变褐坏死,后期干枯,其上面的花蕾或花也将萎缩、干枯、脱落,干枯的花序轴易在分枝处被风折断脱落;发生严重时,花蕾或花几乎全部落光。

谢花后的小幼果受害,形成黑褐色,圆形斑点,直径约 0.2 毫米左右,仅危害果皮,随着果实的增大,病斑结痂脱落,对生长影响不大。幼果稍大(黄豆大小)时,病害就不侵染了。

葡萄穗轴褐枯病危害葡萄,一般减产 10%~30%,严重时达 40%,导致穗形不整,危害果实后,造成果皮粗糙、没有果粉、易裂果等。

二、病原

葡萄穗轴褐枯病亦称葡萄生链格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根,丛生,不分枝,褐色至暗褐色,端部色较淡。分生孢子单生或 4~6 个串生,个别 9 个串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链状。分生孢子呈倒棍棒状,外壁光滑,日褐色至榄褐色,具 1~7 个横膈膜,0~4 个纵膜,大小 20~47.5 微米× 7.5~17.5 微米。

三、发病规律

(一)侵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或幼芽鳞片内越冬,翌春幼芽萌发至开花期分生孢子侵入,形成病斑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潜育期仅2~4天。

(二)发病条件

气候:与开花前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生严重,雨水少发病轻;干旱几乎不发病。

栽培与树体营养:老龄树一般较幼龄树易发病;肥料不足或氮肥过量有利于发病。

地势: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环境郁蔽时,有利于发病。

品种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巨峰和巨峰系品种抗病性较差。

四、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结合修剪,搞好清园工作,清除越冬菌源。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同时搞好果园通风透光,排涝降湿,也有降低发病的作用。

(二)药剂防治

1. 保护剂:索富托 600~800 倍液,万润 1500~2000 倍液,奇星 BT800~1000 倍液等。

2. 内吸性治疗剂:挫星 2000~3000 倍,耐落 5000~7000 倍液。

3. 关键用药时期:花序分离至开花前(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是最重要用药防治时间,对于花期前后雨水多的年份,结合花后其他病害的防治,选择的药剂能够兼治穗轴褐枯病。

(三)人为防治:对易感染此病的品种,花前只疏花序去副序,不疏整花序;进入幼果期后如发生此病,应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于套袋之前进行精细整穗,清除发病果穗分枝或发病病果。

来源 奇星农药 王耀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