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将军两次击败侵略者,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主权国签订条约

俄寇首领托尔布津原是个俄国政府也头疼的土匪头子,后被俄军收编,随即派到中国从事侵略冒险活动。他穿着从达斡尔猎户手里抢来的皮衣,手上戴着从汉人身上抢来的金馏子,腰里插着从鄂伦春人家里夺来的钻石珠宝的猎刀,为抢这些东西,他杀死十几个中国人。

将军萨布素发出撤军通牒,托尔布津接到后匪气十足地说:“我身居城中,有400多名带枪的哥萨克,还有三门大炮,他们怎样敢如此和我说话?这萨布素是什么人?”身边一个军官说:“上校,萨布素就是曾把伊凡诺夫、别里斯基少校从多隆斯克、西林宾斯克、强雅斯克赶走的中国将军。”托尔布津听罢,两眼一瞪,“这里是雅克萨!我可不像那两个草包!让这个萨布素来试一试吧!马上修整工事,准备战斗!”

令俘虏捎走文碟,萨布素迅速布兵,水师在雅克萨城外西江巡逻,陆师集中于城边列阵。二十四日凌晨,10门重炮同时开火,呼啸的炮弹挟着对侵略者的仇恨飞向城墙。“轰轰”的爆炸声中,雅克萨城墙土崩瓦解,城上俄寇血肉横飞。乘着硝烟尚未消尽,萨布素带1000兵卒冲向城里。

此将军两次击败侵略者,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主权国签订条约

不料里面有一道新筑的墙体横在面前,托尔布津指挥俄寇躲在后面,分三排轮换开枪,前边的清军士兵一个个倒下,一颗子弹穿透了萨布素右肩头的铠甲。萨布素急命战士原地卧倒。托尔布津以为清军大都中弹,一手挥刀、一手持短枪带队冲出,欲将清军斩首击毙。两军刚一接触,萨布素的战马“腾”地一跳冲进敌阵,清军战士起身与俄寇展开搏斗。俄寇的步枪失去优势,清军将士手中的大刀长矛劈砍挑刺,俄寇脑袋纷纷落地。萨布素骑在马上,挥舞大刀左劈右砍,脑中突然闪过18年前自己还是小伙子时,跟随沙尔虎达将军在尚坚乌黑(今佳木斯一带)追杀俄寇头目斯杰潘诺夫,使其毙命的情景,以及前不久拔掉俄寇几个据点的场面,越杀越勇,所向披靡,俄寇望风而逃。

此将军两次击败侵略者,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主权国签订条约

萨布素边杀边找俄寇头目,托尔布津已带领几十人逃走,萨布素带兵追击,将托尔布津逼进一片树林中。萨布素刚点燃两棵松树,托尔布津吊着一支胳膊、包着脑袋举着白旗走了出来,将自己的佩剑呈给萨布素。这时,都统朋春带着康熙帝的谕旨赶来。康熙帝说:“罗刹(俄罗斯)贼寇若不归降,则进兵剿灭;如若乞降则勿杀一人,允其返回。”萨布素咬咬牙,这才命人灭火,把刀插进鞘里,对托尔布津说:“雅克萨自古为我国领土,尔等今后不得再犯。双方可以和平相处,设市场互相贸易。倘再敢生出事端,定斩不饶!”托尔巴津聋拉着头连声说:“是,是,我保证以后不再来。”带着残兵败将离去。萨布素将雅克萨城基轰毁后,立了中国领土碑,胜利回兵。

此将军两次击败侵略者,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主权国签订条约

一年以后,沙皇派拜顿斯基率600人在托尔布津引导下再次侵我边境,又偷偷建起雅克萨城,架炮增兵,到处叫嚷“这里是俄国领土”,向瑷珲守城清军挑衅。萨布素奏明清廷,请求出战。康熙帝即派理蕃院郎中满丕了解具体情况后,命萨布素与副都统郎坦率兵2000驱逐俄寇。康熙二十五年(1686),萨布素统兵列阵于雅克萨城下,鸣枪示意敌人撤离。拜顿斯基以炮还击。萨布素下令开炮轰击,因城墙坚固,难以炸开缺口。萨布素徉装撤退,拜顿斯基欲追击,托尔布津说:“上次一追就吃了大亏,我们人又少,只能坚守。”拜顿斯基作罢,固守不出。萨布素在城的三面深挖壕沟,网开一面欲引敌出战。围困一个多月,俄寇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渐不能支。拜顿斯基逼托尔布津领兵冲锋。萨布素与郎坦带兵掩杀。俄寇死伤一片,鬼哭狼嚎。萨布素发现托尔布津,身体隐藏于马的一侧,风驰电掣般追赶来。

此将军两次击败侵略者,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主权国签订条约

托尔布津开枪击中萨布素坐骑,马倒下的同时,萨布素跳到地上就地一滚来到托尔布津跟前,大喊一声:“顽固的强盗,看刀!”手起刀落,托尔布津来不及叫唤已是身首分离。拜顿斯基见突围无望,又龟缩于城中。远在尼布楚(俄寇称为涅尔琴斯克)的俄军统帅伊凡·符拉索两次派兵增援雅克萨俄寇,被清军杀得大败。又围了10个月,城内俄寇只剩6个,攻取雅克萨已易如反掌。沙皇见武力难以征服中国,急遣使者与清政府谈判,“乞撤雅克萨之围”。康照帝派侍卫官马武去见萨布素,宣布停止攻城。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发源处沿外兴安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唯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暂行存放待议。拜顿斯基自毁雅克萨城,夹着尾巴滚回老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