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致辞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开工是东莞市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里程碑,是展示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的关键平台,也是东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的集中体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将以本次开工奠基为新的起点,立足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以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聚焦着力解决高新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全力打造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化转化的全链条的研究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动工!助力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今天上午,我市举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中子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动工仪式。随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宣布开工,领导嘉宾一起推杆启动,这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第二批重大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额391亿元,年度投资45亿元,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中子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京东都市科技金融创新中心、OPPO长安研发中心项目、鳒鱼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中科院院士于渌,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徐红星,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中科院院士、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任咏华,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赵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曾肇河,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等院士专家,以及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省发改委调研员李广平,东莞市领导梁维东、肖亚非、白涛、刘炜、罗军文等出席活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动工!助力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王恩哥院士致辞

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致辞表示,从2017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见证我省建设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启动会并为省实验室授牌,到现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并按时开工,仅用一年半时间,我们亲身体验到了“东莞速度”。这是省委省政府以及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成果,也是东莞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大朗镇大力支持配合的成果,在此他代表实验室对各参与单位对项目的顺利动工表示衷心祝贺。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将以本次开工奠基为新的起点,立足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以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聚焦着力解决高新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全力打造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化转化的全链条的研究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动工!助力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致辞

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致辞表示,今天集中开工的第二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将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能、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开工,意义更为重大。这个项目是我们着眼于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所作出的重大部署。项目自筹建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中科院等的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希,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多次亲临实验室调研指导。王恩哥院士、赵忠贤院士在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对接合作、团队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实验室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的动工和落成,必将有效增强中子科学城重大科学设施的集聚协同效应,为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注入新的活力。各部门、各镇街(园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重大项目建设和储备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程做好对项目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做到快上马、快动工、快推进,力争早竣工、早运营、早见效,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中项目落地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之一。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动工!助力创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致辞

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致辞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开工是东莞市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里程碑,是展示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的关键平台,也是东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的集中体现。在此,他代表省科技厅对今天新开工项目顺利动工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所有参与项目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依托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学装置,开展长期持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材料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实现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始性重大突破、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破解关键领域重大科技难题,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创新源头作用,积极推动实现材料科学重大原创性突破和重大成果转移转化。

文/全媒体记者 李金健 伍江

图/全媒体记者 郑家雄 郑琳东

编辑/林坤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