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党强答一下

大学这几年飞了74回,过半都是两舱。家里非富非贵,机票钱也基本都是靠自己挣的。做头等舱原因的话很多,一个是因为胖,坐经济舱实在难受,二来因为在国内一个不错的商学院读书,自己又在创业,接触了太多所谓的上流人士,慢慢也就被消费升级,由俭入奢易了。

然后归根结底,作为学生又不靠家里支持还能坐头等舱的原因还是因为:头等舱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贵呀!

一个是现在航司竞争激烈,特价机票都很便宜,其他答案都讲到了国内机票折扣两舱价格基本只比全价经济贵一点点,如果考虑到不同仓位里程积累比例差异的话,很多时候两舱实际成本比经济舱还低。国际航班的话便宜的两舱确实要少一些,但依旧有很多划算的航线,比方说最近要申国外硕士刚去的马来西亚考雅思,买的南京中转广州往返吉隆坡的公务舱,四段总共3500块钱,可以积累8个航段用于金银卡升级,另外还能积累10700里程。即使不算航段的价值,就按照600/万的里程市场价来扣除的话,实际成本也只有两千多了,几乎跟同期经济舱相差无几。而且特地选的隔天中转广州,因为南航两舱还会送两晚五星级酒店铂尔曼,等于不要钱在广州又玩了一下,实在超值。

二来是当你把两舱飞行和豪华酒店当成兴趣以后,就进入常旅客这个圈子了。对于常客来说,里程换两舱才是王道。积累里程的途径很多,飞行,信用卡,活动等等。用的算下来国内航司里程成本一般不高于600元/万,而用在国际航线两舱机票上很多时候都能用出3000-5000元/万的价值。这样算下来原本动辄数万的洲际两舱就变得不那么高不可攀了。国内航线里程换的性价比没那么高,但结合一些活动还是挺划算的,比方说我最近开学前打算去丽江玩几天,用深航换南京丽江头等舱往返只要24000里程,相当于1440元,是不是很便宜!

第三的话就是善于多搜集信息,利用各种活动来攒里程。比方说前两个月西班牙航空IB出了一个活动,买任意一张机票即可得到9000里程,最多买10张。虽然我不在西班牙但不妨碍我利用这个活动赚里程呀。于是大概以1400人民币的成本买了10张西班牙境内最便宜航线的机票就拿到了这9万里程。寰宇一家联盟的航线都能用,相当于可以换两次北京香港两舱往返。下半年假期出行的机票就这么搞定了。

总的来说坐头等舱的出发点就是在有限的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最大化效用的获得。当然归根结底的原因一是出于对未来挣钱能力还是有信心的,年轻的时候时间精力眼界,都比省那几百块钱重要。二来是作为苦逼的金融狗,实习时候就每天加班12点出差到处飞,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通过飞行和酒店苦中找点乐子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