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天猫、京东大玩超级品牌日引进知名品牌不同,Brandless售卖的商品都是无品牌产品,大多以日耗品为主,品类涵盖非转基因食品、家居用品、个人护理产品等,Brandless上的所有商品统一定价只卖3美元,而这比同质同品牌商品比,平均每件商品可以为顾客节约40%的花费,还货真价实,没有山寨、没有假货。Brandless所售商品的在包装上也大行极简主义,因为是无品牌售卖,包装上没有任何过多的文案和品牌标识,只写产品名称以及重点成分提示,比如有机、无麸质、素食、非基因改造食品,而Brandless的名字缩到最小,而这样的包装在众多品类中也显得与众不同。

在中国说起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交电商,当属拼多多。

前不久,据路透社报道,美国USTR周四表示,该部门将拼多多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因该平台上假冒产品数量激增。6月3日晚间,拼多多股价开盘暴跌近5%,跌破19美元发行价,创2019年新低,市值仅剩余213亿美元。根据统计,拼多多自今年3月以来股价连续下跌,从最高31.99美元至今,跌幅高达42%接近腰斩。

有这一数据出现也不无奇怪,在伴随着高人气、知名度的同时是平台的恶名相伴,山寨、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平台,让拼多多在拥有强大流量的同时,也创造了第一骂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拼多多的模式毫无疑问是成功,值得借鉴的。但是,难道为了获得流量和人气,只有牺牲品质引流才能成功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被业界人士称为“美版拼多多的”的电商品牌Brandless。

Brandless在中国被人熟知,是软银向电商网站Brandless.com投资了2.4亿美元,而这已经是Brandless获得的C轮融资,截止目前为止,公司才成立仅仅2年。

Brandless意为“无品牌”,同名网站brandless.com 在2017年7月上线,被业内赞为最有潜力的公司,被FoodDive评为年度颠覆性公司。那么,相较于拼多多,同样是低价导流,Brandless为何能实现好品低价的成功商业模式呢?

打造优势价格区间:3美元的统一零售价,世上独此一家

与天猫、京东大玩超级品牌日引进知名品牌不同,Brandless售卖的商品都是无品牌产品,大多以日耗品为主,品类涵盖非转基因食品、家居用品、个人护理产品等,Brandless上的所有商品统一定价只卖3美元,而这比同质同品牌商品比,平均每件商品可以为顾客节约40%的花费,还货真价实,没有山寨、没有假货。

大行极简主义:低价不低质

低价获利意味着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受日本无印良品启发Brandless推崇“极简主义”,并体现在运营的方方面面。

Brandless并没有在全球甄选品牌,而是自主品牌,自产自销,由代工厂生产加工,由工厂直达用户手中,消除中间的所有流通成本,每件商品,Brandless的研发中心都会进行严格的测试和反复试验,确保每一件商品的质量在同类商品中都是略高一点。

1、简化品类

Brandless的商品只有300多个品类,每个品类都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对于同一类产品来说,顾客只有一种选择,要么不买,要么买。看似“垄断”式的售卖,却让单个商品获得了高频的复购率,随着高频的消费,大多数顾客成为Brandless的忠诚消费者。

2、简化商品配方

有机食品给人感觉是生产成本过高,售卖成本也高,在Brandless,你却可以低价买到有机食品。以Brandless的一款有机花生酱为例,只有2种原料:花生和盐,大多数的有机食品无人工色素、无防腐剂,原料方面只有2-3种。这样的食品在口感上没优势,却保证了健康、安全的品质,而同时在生产源头上也节约了成本。

3、简化包装

Brandless所售商品的在包装上也大行极简主义,因为是无品牌售卖,包装上没有任何过多的文案和品牌标识,只写产品名称以及重点成分提示,比如有机、无麸质、素食、非基因改造食品,而Brandless的名字缩到最小,而这样的包装在众多品类中也显得与众不同。

推出会员特权消费制度

会员制度是每个品牌零售都普遍实行的促销制度。为了增加顾客粘性和复购率,Brandless推出了自己的会员体系“B. More”,用户只需缴纳36美元年费,就可以享受所有订单免费送货的服务。 而非会员则收取每次5美元的配送费,或者购物满39美元才能免运费。

1、制定省钱报告书

Brandless推出会员制的目的主要是每季给消费者寄送“省钱报告书”,这份报告书会列出有在Brandless购买的产品价格与在其他零售商的具体价格并做比较,清楚明了地说明在Brandless消费究竟省了多少钱。这和国内超市派发的促销单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有一个数据收集和专业的对比在里面,让顾客在比价后,会把选择去Brandless作为唯一的选择。

2、和消费者一起做公益

Brandless与美国慈善组织Feeding America合作,每成交一笔订单就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顿饭,如果是“B. More”会员的订单,一次将捐赠两顿饭。在这个平台上购物的消费者,不但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还可以做公益慈善。2018年2月,Brandless共捐赠了150万份餐食。而这样的参与互动,Brandless也在经营平台的同时把自己经营成了品牌。

3、线上线下联动,拉近消费者和Brandless的距离

2018年5月初,Brandless在洛杉矶推出了为期两周的第一家快闪店,并举办系列讲座,邀请食品、健康、美妆、社会公益等各领域的专家来演讲,并且现场举办试吃,增加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在Brandless在开快闪店之前,Brandless仅局限于线上,快闪店的推出是在线上零售营销的基础上做了线下体验的补充,也增加平台曝光度和获客渠道。

总结:

Brandless看似是无品牌经营,实际在做自有品牌打造。无品牌化商品代表了一种消费的趋势,但不是所有的没有品牌商品都是所谓的无品牌化商品。不强调品牌的同时,却始终保证质量,且消费者在一次购买后,会实现二次和多次购买,而这实现了口碑的裂变传播,通过口碑提升了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管在任何时代,产品为王才能营销天下,这或许就是Brandless和拼多多一个能成功,一个却让业内持观望态度,保有差评的区别所在。

「100万人都在看的营销新媒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