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美股讯 与去年12月26日触及的低点相比,美国股市已经强势反弹,期内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了16%以上,只差几点就会重新回到200日移动平均线上方。

  但财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的研究主管迈克尔-巴特尼克(Michael Batnick)则指出,当市场出现这种反弹时,到最后往往会被证明是假的。

  “不管在什么时候,当股市出现这样强劲的反弹,却仍旧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时,那就意味着市场环境是很糟糕的。”巴特尼克在周二接受CNBC旗下节目“Trading Nation”采访时说道。“此前五次发生这种情况时,市场都接近于低点,但不一定是处在低点上。”

  举例来说,在1974年11月份,标普500指数就一度从低点反弹,但在随后一个月时间里则大幅下跌并创下新低。而在2002年夏秋两季,标普500指数两次大涨大跌,直到2003年3月份才找到了底部。

  但巴特尼克称,情况也并非总是如此。在2008年底,市场曾四次上涨到略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的水平,但在当时股市并未见底。不过到第五次时,股市就真的见底了。

  “此事发生在2008年12月份,人们都记得当时股市距离谷底还很遥远。到2009年4月份,市场终于迎来了一次大幅反弹,但仍旧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事后看来,当时是买入股票的好机会。”他说道。

  但巴特尼克同时发出警告称,不要对此数据解读过多。

  “在过去五次发生这种情况时,有四次都最终被证明是‘死猫式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次的股市反弹有80%的可能性将会崩溃,因为这是一个规模很小的样本。因此,我们应该对此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他说道。

  巴特尼克称,从一些技术面因素来看,这次股市反弹确实是有着很大力量的,这可能意味着股市的上涨走势将可持续下去。

  “与标普500指数本身的表现相比,上升/下降线看起来要好得多了,这就意味着很长时间以来,投资者的参与度首次上升。”他说道。“等权重‘篮子’的表现好于市值加权指数,因此此次股市上涨不只是以大市值股为引导的,而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习惯了大市值股引领股市上涨的现象。”

  举例来说,巴特尼克指出,与去年12月份触及的低点相比,纳斯达克100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12%,而等权重指数同期则上涨了1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