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明代文人吴承恩所著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书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过今天我们要换一个角度,用一种不同的视角,去重新解说《西游记》的故事。



那么,换一个角度,我们又该怎么去看呢?原来,“西游”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如来佛祖亲自编剧并导演的一场大戏,不信的话,我们就一步一步地来看一看吧!

首先,如来佛祖有意要把自己的“三藏真经”传至南赡部洲,以度化那里的众生脱离苦海。派人直接送去吧,只怕他们不会珍惜,所以还是要让南赡部洲的人来取才行。可是,让谁来取呢?正好,佛祖的二徒弟金蝉长老曾轻慢佛法,佛祖正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惩戒他,这下好了,于是就把金蝉长老贬下界去,一则是为了惩戒金蝉,二则也正好借此机会把经“传”过去。

如来主意已定,金蝉已下界投胎,接着便派出观音菩萨前往南赡部洲寻找取经人,观音菩萨找到唐僧绝非偶然,其实唐僧本就是佛祖的“内定人选”。取经人有了,可是被贬下界的金蝉长老已然成了凡夫俗子,从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到西牛贺洲的灵山,路程足有十万八千里,一个肉体凡胎的人恐怕是难以当此大任的,怎么办呢?如来佛祖当然有办法。

如来佛祖的办法就是,要找几个有神通的人去保护唐僧,护送其前往灵山。那么,让谁去护送唐僧呢?当然是孙悟空、猪悟能和沙悟净(孙悟空大闹天空、猪悟能醉酒戏嫦娥、沙悟净打破琉璃盏,或许这哥仨的糗事都是佛祖在背后一手安排的,不过我们不便去说佛祖的坏话,这个问题就不多加讨论了,呵呵)。

取经的人敲定了,保护取经的人也有了,接下来,佛祖的重头戏就要开罗了。佛祖的目的有二,一是惩戒金蝉子(即投胎转世后的唐僧),二是要让南赡部洲的人前来取经。佛祖把剧本编得十分巧妙,他竟把两个目的合二为一了,最后导演出的大戏就是,惩戒金蝉子的过程也同时正是南赡部洲的人前来取经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磨难!

磨难从何而起呢?这个就更好办了,文殊菩萨的坐骑、普贤菩萨的坐骑、观音菩萨的坐骑,甚至就连佛祖自己的娘舅也都出马了,还有南海金鱼,灵山的老鼠,然后再跟“同行”太上老君打个招呼,借用一下他的青牛,连同太乙真人的黄狮,甚至镇元大仙的人参仙果,等等等等,想要让唐僧经受劫难,那还不容易!

佛祖导演的大戏接近尾声,唐僧师徒来到了灵山,眼看唐僧就要面见佛祖,取得真经,但是,肉体凡胎的唐僧需要脱离凡胎,况且此时对金蝉子的惩戒已满,那么接下来的剧情该怎么发展呢?最好的选择就是,肉体凡胎的唐僧死去,金蝉子回归后的唐僧重生,所以佛祖就安排了“凌云仙渡”的一个场景。

在凌云渡中,唐僧亲眼看到接引佛祖的无底船下飘着一具死尸,旁边的三个徒弟和接引佛祖却都向唐僧贺喜,说“那就是你,是你,你已经脱离凡体了!”其实这个时候的唐僧,已经是金蝉长老回归后的化身了。

至此,如来佛祖对金蝉子的惩戒已满,且已让其归位,而让南赡部洲的人在历尽磨难后方可到达灵山的目的也已然实现,接下来,就可以传经了。最后,三藏真经中的一藏之数被传至东土大唐,惩戒金蝉子之后又敕封其为旃檀功德佛,可以说,如来佛祖的两个目的,都已经完美地实现了,那么,由如来佛祖亲自编剧并导演的这场“西游”大戏,也就此落幕了!

好了,这次就到这里吧,如果您认为以上说的还有些道理,那就请多多点赞和关注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与您一起去解读经典中的奥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