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摆满了大埔双髻山蜜柚公园广场。大埔县供图

金秋九月,梅州大地一片金黄。田野间,形大果圆、外着“金衣”的柚果缀满枝头;树林里,柚农担着快要溢出箩筐的收获穿林而过;围龙屋里,庆祝丰收的欢歌笑语越墙而出……处处是喜悦的丰收场景。

9月23日,梅州将迎来一场盛会,把丰收之乐推向“高潮”。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坚持以农民为主角、农民主体办节日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此设立分会场。

“梅州被选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全国6个分会场之一和广东省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对梅州‘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梅州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这是宣传梅州、推介梅州的一次难得机遇。”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敏强调,要借助此次活动的举办,鼓舞全市干部群众士气,充分展示客家人“打开山门、敞开围龙”的好客之风,营造强农富农、和谐喜庆的浓厚氛围,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南方日报记者 蓝单 马发洲

1 打开山门

梅州进入“丰收时间”

大会盛典,是展现一个城市面貌的黄金时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记住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世界互联网大会让大家记住了乌镇的温婉多情。如今,梅州也将迎来这样的“亮相时刻”。

9月23日(农历秋分),中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我国热区农业和岭南农业的大本营,广东省梅州市成为国内六个分会场之一。境内设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主会场为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中心广场,分会场为梅县区雁洋镇雁南飞茶园、大埔县双髻山蜜柚公园、大埔县城泰安楼。

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正当其时,节日着眼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来增强文化认同,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日前,陈敏到大埔县和梅县区调研广东(梅州)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筹备工作情况时要求,围绕“广东农民话丰收,岭南大地庆佳节”主题,加强组织动员,精心举办乡村旅游、农产品采购、民俗演出、技能比赛、美食品鉴、特色农产品展示、电商促销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展示农民的劳动收获和伟大创造力,展示梅州农村农业改革发展成果,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动力。

作为主会场所在地的梅县区,目前正加快农产品展览馆、农耕文化展示馆等的建设和布展设计,计划打造成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同时,通过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农民的参与性,让农民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

2 走出围龙

客家文化将现大舞台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会场——大黄村丰收广场施工现场,十多辆运输砂石、混凝土的挖掘机、装载机在工地上穿梭忙碌,工人顶着烈日施工。“中国农民丰收节”大黄村会场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中国农民丰收节让千年古镇松口再一次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为了将最美的松口展示给大家,进一步宣传推介好梅县,松口镇正抓紧对各个展示点和沿线进行景观和硬件提升。”梅县区委副书记陈远洋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传承弘扬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的平台,梅县区充分利用主场优势,在丰收展馆内融入更多梅县“非遗”文化、客侨文化、农耕文化和文创产品等内容。

“这里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人文历史和文化,特别是山清水秀的环境和满山都是丰收果实的场景,极符合我们丰收节的主题。此次庆典节目将由农民唱主角,充分展现丰收喜悦,并融合传统、现代表演形式,让节目呈现新的样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央视直播组总导演马坚说,整个活动将以“热带作物”和“岭南文化”的概念为核心,立足梅州当地的文化特色,并融合岭南民俗,为全国观众奉上一场极具南国文化的视听盛宴。

近日,中央七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组”先后在大埔县城泰安楼、大埔县双髻山蜜柚公园进行“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拍摄。

在有250多年历史的围龙屋泰安楼,堆满了各类大埔农产品,还布置了谷堆、红灯笼等,汉乐、汉剧、百人客家大锣鼓、客家山歌、快板、鲤鱼灯舞、青花瓷制作等独具客家特色的节目在这里轮番上演。

大埔县农业局长黄庆清介绍,两个分会场的主题分别是“乐丰收”和“享丰收”,大埔县双髻山蜜柚公园会场以“乐丰收”为主题,以恰逢丰收的漫山遍野大埔蜜柚作为背景,融入客家大锣鼓和客家山歌,让百姓充分感受采摘之乐。而泰安楼以“享丰收”为主题,融入浓浓的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现场设有民俗活动表演,并有农户现场制作大埔小吃。

而在节目表演上,马坚透露,此次活动没有明星大腕,全都由农民演出,旨在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和农耕情感,真正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我们不请任何明星,农民就是舞台最大的明星。节目将立意全广东,突出梅州,展现广东民俗非遗,但又不止于传统的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还要注重现代农业元素。”马坚说。

3 乡村振兴

立足热土谱写“三农”新篇章

在大埔县城附近,双髻山森林公园内,千亩蜜柚园一望无际,蜜柚园的主人邓展华看着柚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莫道深山难致富,只要勤耕可奔康。”21年前,邓展华的父亲邓延寿创办了广东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顺兴”),发展蜜柚产业;21年后,顺兴已是广东现代产业500强单位,更成为梅州市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农业种植企业,其柚子出口到欧盟、俄罗斯等地。

如今,顺兴还为贫困户提供蜜柚技术服务、优质蜜柚种苗、农资以及柚果收购。至目前,带动大埔县上千名贫困户发展蜜柚产业。近些年,梅州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柚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致富果”的故事,也是梅州农业发展的一个侧影。地处粤、闽、赣三省交会处的梅州市,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农业生产的光、温、水、气、土壤等条件优良,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区农业发展的理想区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梅州市就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大规模进行小庄园开发而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脱贫致富。当时,很多人因为种柚而奔康致富,盖起“金柚楼”、开上“金柚车”。199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曾号召全省“东学梅州”。

光阴弹指一挥间。曾经为梅州创造过辉煌的农业,今天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梅州强练内功、拓展外功,打出“六化三改”(产业组织化、经营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流通市场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和土地、人才、金融改革)组合拳,谱写农业转型新篇章。

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可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展现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作为中国热区农业和岭南农业的大本营,梅州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2家居全省第一;培育了梅州金柚、平远脐橙等区域品牌……

作为广东主会场的梅州市梅县区,通过一手抓主导产业,一手抓特色作物,实现了农业百花齐放,农民增收致富。去年,梅县区农业总产值达7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梅州有828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区域,占全市面积52.3%,硒平均含量达0.7mg/kg,比国家富硒标准高出75%。梅州市确立了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为核心基础的“企业品牌+区域品牌+长寿品牌”三位一体特色化、差异化农业品牌发展之路。

传统种植业正在向二、三产业融合。梅州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延伸农业价值链。以金柚产业为例,当地企业研发出了金柚提取物、金柚休闲食品、金柚饮品等产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埔县百侯镇,当地先后开发农耕文化长廊、百香果采摘等体验项目,吸引四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梅州市发挥生态优势,打造“一镇一特”“一园一景”的乡村休闲旅游新格局。大埔县、平远县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速览

梅州特色农产品

“八山一水一分田”,梅州是典型的南方农业大市,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雨水丰盈且集中,是华南地区最佳农业发展区域之一,特色主导产业有水果、茶叶、油茶等。

梅州金柚

梅州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近几年,梅州柚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2017年梅州柚种植面积达58.64万亩,总产量近90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近六成。梅州大部分地区都种植有柚果,其中以梅县、大埔居多。梅州柚果大、型美、皮色鲜黄、肉质清甜、汁多爽口、营养丰富,是果中之王,金柚储藏期可达半年而不改风味,享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美称。

梅州茶叶

梅州是广东省主要的茶叶产区,茶叶种植面积占广东省茶叶总面积四分之一。它独特的“客家茶”地域香及客家茶文化,成为广东茶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州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距今上千年,素有“九大历史名茶”美誉。以客家炒绿为代表的梅州茶,以其鲜爽含芳,甜香浓郁,回甘生津,茶香持久,余味干净等特点,深受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华人华侨喜爱。

客都稻米

梅州是广东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岭南优质稻米传统区、广东产粮大市,水稻产量连年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拥有兴宁市、梅县区和五华县3个广东省产粮大县,其中五华县被列入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客家丝苗米”获首届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广东名米”称号,梅州本土培育的竹稻米,带竹叶清香,为国内首创,更是一绝。梅州耕种水稻历史悠久。唐代,就有“筑埂灌水,放养草鱼”的熟地种稻技术。明代,梅州已有“粘、粳、糯”的分类栽培技术。

平远脐橙

平远县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脐橙,已形成集生产、贮藏、保鲜、加工、运输、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平远脐橙以其绿色生产环境、生态栽培模式、优良安全品质、良好的保健价值享誉市场,平远被广东省命名为全省唯一的“广东脐橙之乡”。2006年8月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远脐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