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员王劲松记得,当时有一场严嵩长跪的戏,暂停拍摄时他看见倪大红,“朝服披挂,头顶相冠,一脸老迈,换机位调光位了,他仍然长跪不起,没有人去打扰,大家都安静地绕着他走。进入中戏校园,那张曾被接连否定的脸再次使倪大红没有自信,同学张光北曾在采访中说他“30年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自来旧”。

文 | 青不睐

倪大红这次真的“红”了。

6月14日,第25届“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落幕。现年59岁的倪大红,凭借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一角,力压上一届白玉兰奖得主何冰与在电视剧《大江大河》中有不俗表现的王凯,一举斩获最佳男主角,在60岁之前成功晋升“视帝”。

今年上半年,电视剧《都挺好》,俨然是国产电视剧中的爆款,倪大红扮演的“作爹”苏大强更是家喻户晓。如今,这部剧让他“大红”之际,手捧白玉兰奖杯的他却笑着说:“现在我希望大家叫我红红。我觉得红红挺好。”


深挖 |“御用父辈”倪大红终于“红”了


▲倪大红与蒋雯丽后台合影(图/新浪娱乐)

两回考中戏,首次因相貌和声音落榜

虽然年近60才收获人生中第一个颇有分量的最佳男主角,但对于熟悉中国影视圈的人而言,倪大红这张脸从来就不让人陌生。这个从年轻时就没守住发际线,始终吊着大大的眼袋,说话一副老痰嗓的老演员,自出道以来已塑造了各式各样极具辨识度的荧幕形象。

前不久,倪大红给自己做客的一场分享交流会取名“森罗万象”,而这个词指的便是倪大红三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森罗万象的人物和角色,以及他本人认为,表演是一门学问,需要森罗万象的知识储备、人生经验和艺术视野。


深挖 |“御用父辈”倪大红终于“红”了


▲倪大红在《都挺好》中饰演“作父”苏大强

事实上,他的确担得起“森罗万象”。在《乔家大院》中,他是那个把大奶奶逼死的奸猾秀才孙茂才,也是《活着》里骗走福贵祖产的精明商人龙二。如果还是想不起来,那你至少记得《天盛长歌》里那个薄情的皇帝、楚王陈坤的老爹,《新三国》里奸猾的司马懿,还有被奉为“国产剧巅峰”的《大明王朝1566》中的严嵩。前不久,在热播剧《都挺好》中,他又是那个“作天作地”的苏大强:大儿子失业后,去不成美国的苏大强就坐地耍赖,儿媳让儿子给他倒杯水,他趴在地上念叨“我想喝手磨咖啡”,那神态和语气简直气得小编这样的观众想把他从电视里拖出来。


深挖 |“御用父辈”倪大红终于“红”了


然而,让人一度恨得牙痒痒的苏大强并没有连累扮演者倪大红。他再一次被盛赞演技,观众纷纷觉得他演出了一个带有真实人间烟火气的老头。“演什么像什么”,这是对一位实力派老戏骨最直接的评价,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仿佛天生长了一张演戏的脸的倪大红,也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科班出身。

年幼时,倪大红便萌生过当演员的念头。父母都是哈尔滨话剧院演员,小时候看父母演话剧,然后再回到后台,他就觉得一切很新奇。“我小时候也没有什么文娱活动,只是八个样板戏。逐渐改革开放了,能够看到前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电影,还有咱们的老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等。看了一部影片后,我会对其中的某个人物模仿,可能就是这样一点点地把这种兴趣给培养起来了。培养起来以后,就想做这个行当。”

倪大红在16岁到21岁的青年时期,是在离家数百里外的农场种菜收菜,垄地割草。后来在中戏的同窗们都是学舞蹈、学戏曲出身,而他是在农作间隙不断加深自己对演戏这个行当浓厚的志趣。那时他最期待的就是放映样板戏的拖拉机开进村子,几本胶片“嘁哩喀喳一安,然后等天黑,天一黑,咔,开始放”。他曾对《时尚芭莎》说,他最爱《打虎上山》里的座山雕。“哎呀!觉得那个角色很棒,真想演!嘴都歪成那样了!尤其是京剧,你想想,眼神儿都是那样的,眼睛还会转,我都学不会!”他种地的时候唱,赶马车也唱,觉得“特别放松”。

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18岁的倪大红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但在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接下来他又报考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依旧未能如愿。连续落败使这个看上去硬气的爷们儿在回家的火车上抹起了眼泪。“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原因,这些戏剧学院都爱国字脸,我不是。”

因为样貌落榜后,倪大红在1980年年底去了黑龙江鸡西市话剧院,呆了一年多。1982年,总算如愿以偿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样貌还是那个样貌,声音也还是那个声音,为什么这次倪大红就被录取了?倪大红笑说中戏那时是两年一招,而自己是被当喜剧演员招进去的。“80班是姜文师哥那一班,我觉得录取谁可能和每个教研小组的老师有关系。我们教学组的老师可能觉得80班能招姜文这样的,我们82班也可以招倪大红这样的,招我应该是按喜剧演员招进去的。”

进入中戏校园,那张曾被接连否定的脸再次使倪大红没有自信,同学张光北曾在采访中说他“30年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自来旧”。耷拉着的眼袋把他的辈分向上提了一档,因为老给同学打水,他还被女生当做烧锅炉的,“她们说哟这师傅不错啊,老给送水来,长得又老”。后来班里排小品,长得略显“着急”的倪大红成了御用父辈,缺个大爷或者爹,都来找他,“爷爷、太爷我都演过,就是没演过兄弟”。

但人生处处是惊喜。在中戏的第二年,有一天上完形体课,倪大红像个醉汉晃荡着身子从教室出来,也许就是这幅“没正行”的样子被前来挑选演员的谢晋导演相中了。“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能够入他法眼,我这形体也不太利落,可能觉得比较适合那样的一个不太靠谱的那么一个兵,否则我觉得可能也不会考虑到我。”那是上世纪80年代,影视剧正逐渐起步,能出演一个著名导演的电影,倪大红觉得“确实是挺幸福的”。由此,谢晋导演的《高山下的花环》,成了倪大红入行的开始。


深挖 |“御用父辈”倪大红终于“红”了


▲《高山下的花环》

颜值不够,细节来凑

虽然凭借跟谢晋这样的大导演合作得以入行,但对于长着一张非主流演员脸的倪大红来说,想要在当时备受喜爱的国字脸俊俏小生中蹚出一条生路并非易事。倪大红意识到,既然不能“靠脸吃饭”,那就只能靠表演的细节来弥补。当不了偶像派,那就努力当好实力派。“我就想办法以表演说话,根据自己的条件去琢磨,让人接受,尽量做到内心戏多一些。”

重视内心戏,也就让倪大红的表演鲜有声嘶力竭的情绪表露,更多的是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豆瓣评分如今仍有9.7分的《大明王朝1566》,被誉为国产电视剧中的“神剧”。在这部剧的拍摄过程中,时年47岁的倪大红扮演年过80的严嵩。为了演出严嵩的那种老态龙钟却思维敏捷的状态,他的动作总是很慢,手也微微颤抖。演员王劲松记得,当时有一场严嵩长跪的戏,暂停拍摄时他看见倪大红,“朝服披挂,头顶相冠,一脸老迈,换机位调光位了,他仍然长跪不起,没有人去打扰,大家都安静地绕着他走。”有工作人员不小心碰歪了他的帽子,他也用着严嵩的动作,慢慢抬臂将帽子扶正。

这也是倪大红本人曾提到的“封闭状态”。为了用心,倪大红在演戏时要求自己保持“封闭状态”,“因为我怕此时此刻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这点状态没有了,我尽量不在片场应酬,哪怕我自己在那里抽根烟,呆着、等着,我不会去聊更多的东西。我也见过拍戏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一扭身,就说:‘我告诉你那个口红特别棒。’再来一条,接着哭,哭完了以后,说:‘还有那个面膜。’我真的是抵触这种东西,所以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会使你、使任何一个人,有一种信念感。我还是觉得拍戏该有的这种环境、该有的氛围还是要有,不该有的东西不要去做”。

深挖 |“御用父辈”倪大红终于“红”了

▲倪大红曾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饰演年过80的严嵩

在《正阳门下小女人》里,他的角色沉默寡言却令人印象深刻,每当听人说话和思考的时候,他就低头一个一个地按自己的手指头,按压的快慢强弱都会根据所听内容变化。再到最近《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在听到女儿说自己窝囊废时,他蹲在地上使劲闭紧了眼,仿佛那三个字将他刺痛得无法睁开。除了电视剧,倪大红在电影中也不乏经典表演。1994年,倪大红与葛优、巩俐搭戏出演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他扮演一个靠赌博掠财的皮影戏班主。一出场,他和福贵摇骰子比大小,福贵把把输,他谄媚地赔着笑脸将福贵往下引,等福贵把自己的祖产都输给他后,他端着茶碗吹着茶叶,抬眼向福贵那简单的一瞥,轻蔑、得意却全显了出来。后来张艺谋评价倪大红:“再小的角色都能琢磨出味道来。”


深挖 |“御用父辈”倪大红终于“红”了


▲倪大红在电影《活着》中的表演

由于总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使得面瘫脸一度成为倪大红的代名词,他演什么角色,总是一副面无表情,拉着人中,眯着眼睛的形象示人。虽然他如今自我安慰这是个褒义词,但他也曾对此有过自己的理解:“满天飞的都是‘皮子活儿’一样的表演,就好吗?”

再没人嫌弃倪大红那张“自来旧”的脸了,他已经到了成熟期,一个跟自己的年纪相得益彰的时期。有人问倪大红这三十多年演戏的技巧,倪大红说自己的诀窍就是内心充实,而且走心:“真的走心,不是假的。表演的分寸,其实都离不开你走不走心,如果走心,你怎么都对。如果你心脑不统一,不走心,都是不对的,甭管在话剧舞台上,还是在影视镜头前,这个都是不好的表演。”

6月14日晚获奖后,经历一晚上的“高光”时刻,倪大红6月15日一早便从上海赶回北京,没有耽误一天排练,只睡了两个小时,便如约赶回话剧《安魂曲》中文版的排练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