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数据, 2018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约2154万人。

随着春节将近,北京几成空城。

人如候鸟迁徙流动,除了对故乡的思念,那区别于一线城市独特的年俗文化,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京西第一州蔚县,就是独特的存在。

对外地游客而言,蔚县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五花八门的庆典节目,一定可以彻底地刷新一线城市小清新们的“过年观”。

碎片化的社会,冷漠的人际关系。过年好像就只有购物和吃饭两件事情了,实在与平时没什么太大区别,寡淡如水。

而蔚县的“年”则大不相同,很是原生态,“年”的味道浓郁独特。

别的不说,中央电视台曾经对蔚县暖泉镇的“打树花”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把这个农业社会的硬核狂欢,第一次全景式地介绍给了全国观众。

这里还有一个黑料,电视剧《延禧攻略》里,魏璎珞设计烧伤高贵妃的,也正是铁水打树花。此间种种神秘与激情,都让没去过蔚县的人心向往之。

蔚县传统年俗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叫“过小年”。这一天主要工作有三:

一是“炒干”,就是将瓜子、花生、大豆之类的干果类加工成熟食,准备过年的时候款待宾朋和慰劳自己;

二是买麻糖吃麻糖(蔚县麻糖跟唐山的蜂蜜麻糖不一样),叫麻糖把嘴来粘,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三是给灶王爷上供,摆一些果品,同时噼里啪啦的响起一阵鞭炮和“二踢脚”。

由此,过年的大幕正式拉开。

腊月二十四,勤劳的家庭妇女们就张罗着打扫室内外卫生,将积了一年的尘埃彻底清理出去,继之刷墙、糊窗户纸,还有趁着张罗一回顺便刷墙围子和糊顶棚的,总之里里外外要焕然一新,给过年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腊月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割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发大家……

如此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本身就点燃了过年紧张而热烈的气氛。

除了准备吃食一类,孩子大人的新衣服自然必不可少,穿新衣戴新帽,欢欢喜喜真热闹;

初二回娘家上坟,自然也要准备祭祖的纸香课马,不一而足。

要过年了,蔚县县城连犄角旮旯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到处都忙乱着结彩张灯,尤其是两个牌楼、南北大街、玉皇阁、市民广场、湿地公园、雪绒花大道……

大红灯笼即使在白天,都透着一股子喜气。

到了夜里,五彩缤纷的灯光把蔚州的夜空装点的更加迷人。

精准扶贫、美丽乡村,都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着新蔚州人的文化自信。

过大年,赶大集。

腊月的市场,商贩云集。

卖荞面饸饹、水晶粉坨、五香豆腐干、米面煎饼、黑枣甜糊……

蔚县小吃的摊摊点点星罗棋布,领着孩子逛逛看看,可谓眼花缭乱。

大年初一五更早起,蔚县人都有烧旺火的习俗。

柏树枝和菜籽秸秆年前就备下了,院子里堆起来,点燃后噼啪爆响。

全家在围在火堆四周,互道吉祥;火焰在孩子的眼神里跳舞,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

刹那间,最是猛烈的鞭炮大地红,爆声撼天动地,二踢脚冲天而起,驱穷鬼、震地气。

简单吃过早饭后,红男绿女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无论去到那里,都是一片喜气盈盈。

元宵节临近,各乡镇街道组织的庆典活动进入高潮,除了戏班子白天黑夜地唱戏助兴之外,花车游行和民间文艺表演当然是重头戏。

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一连三天,各单位精心选送的表演队伍会适时出现在宽阔平坦的和平路上。

传统晋剧、蔚州秧歌、社火表演,轮番登台。

一边是生旦净末、唱念做打,一边是父老乡亲万头攒动。

当威风锣鼓敲起来,设计独特的一辆辆花车就如同春天里张扬帆樯的旱地航船徐徐驶来。

车队后边,就是高跷、旱船、秧歌、道情、背搁、扛搁、抬搁、晃、耍狮子、斗活龙、牛斗虎、以及代王战鼓……一时间锣鼓喧天、欢声雷动。

这几天,身陷欢乐之中的蔚县人是马不停蹄、应接不暇的。

因为夜间,还有县城的烟花表演,暖泉镇的树花晚会,上苏庄的拜灯山、郑家庄年俗文化节等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特色各异。

县城的烟花表演是紧跟时尚的,颗颗礼花弹打向天空,随即竞相绽放,激流飞瀑光耀灼目,恋爱中的男女幸福相拥。

暖泉打树花则是硬核重金属的史诗级舞蹈,一勺勺滚烫的铁水泼洒在冰冷坚硬的堡墙之上,带带金丝银线顷刻间飞溅开来,一下子就能揪了你的心,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好不刺激。

上苏庄的拜灯山则保留了对超自然力最神秘的崇拜,小小灯盏点燃之后,朦胧迷幻,如影随风,这是世世代代于此休养生息的乡村父老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期盼,也是对幸福生活的殷切向往。

初七上班都不算完,直到过了二月二,剪了头发,才标志着蔚县人过年的正式结束。

精彩绝伦的年俗文化,只是蔚县历史悠久的诸多文化中的一角。

植根于人们心中的信念,还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对这一方水土永恒的眷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期盼。

2019年具体安排如下:

来源:晓说观天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