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砚是中国汉族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澄泥砚的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

澄泥质莲花蛙趣砚

名称:澄泥质莲花蛙趣砚

规格:重:1.375kg 长:24cm 宽:15cm

类别:杂项 年代:清代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一直深受历代文人追捧,懂收藏的都知道,文房的东西价值都偏高,因此砚台收藏备受追捧,是一款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投资。

古砚的价值较高,在于它体现了使用者的文人身份、流传历史久以及传世量少这三方面,但也并不是年代越久远就越值钱。据参考,宋砚、唐砚甚至汉砚,他们的石质都较为粗糙,直到明清时期,文人要求越来越高,砚台的质量才跟上来,保值收藏才更宝贵。特别是一些刻有名家字迹的砚台,其市场价值更为高涨。

澄泥质莲花蛙趣砚

作为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砚台见证了千年文明,一部砚台史记载了华夏文化的辉煌,文化含量和经济价值不言而喻。如今,随着中国文化主权意识的逐步提升,文化自醒正在渐次发掘更富文化底蕴的事物。 我国砚台制造史久远,历唐宋元明至清代又来到当代,可谓一场从未淹没的文化史,砚台伴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演变,由纯粹的实用书写工具而逐步被文人化、艺术化,成为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

澄泥质莲花蛙趣砚

此砚名“澄泥质莲花蛙趣砚”,十分形象地呈现了砚台的样貌,藏品整体材质使用黄河乘积千年的老泥,正面呈现荷塘景观,寓意着“金玉满堂”;青蛙寓意着“多子多福”;莲藕荷叶寓意着“节节高升”整体浮雕感明显。最可贵的是此蛙趣砚带盖,十分少见。底部为“墨宝斋”款,为当时大户人家的专属砚,极具收藏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