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里有个规律:我称之为:虚弱夸大主义。

即:夸奖一个事实上比自己弱的客体,故意说他很强,并有意希望这个客体保持虚弱状态,从而得到自身安全感和优越感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用虚构的镜像弥补现实里的不平等,也同时是为了掩盖事实上本质的压迫与唯我独尊。

心理学里有个规律:虚弱夸大主义!看懂这个心理学,更加了解人性

内容比较有难度,举例子一看就懂。

例子一:人类豢养猫咪。你会发现一些人会说“我的猫超凶的!”,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在卖萌,很可爱。实质上,猫相对于说这话的人,非常弱;一个骚高闷壮一身纹身不带脏字不会说话上来就扎你三刀的劫匪,反而没人会说“这个骚高闷壮一身纹身不带脏字不会说话上来就扎你三刀的劫匪,超凶的”。说猫凶的主人,是在体现自身安全感的前提下,突出自己的猫凶从而秀自己驾驭宠物并以上帝视角看待宠物的优越感,同时主人也会希望他的猫永远这样弱下去。——不把猫夸强大,就无法秀优越感了。

心理学里有个规律:虚弱夸大主义!看懂这个心理学,更加了解人性

例子二:艺术创作中也经常用这个规律。把反派写的多么强大多么冷血多么摧枯拉朽多么牛X……最终被一身伤痕的主角“用巧劲儿”干掉。其实,在现实中,摆实力拼能力,两军对垒,摆A军比B军多多少飞机,多多少后勤,多多少科技含量……这就不是小说与电影的艺术了,这是军事科教片或者是军事将领研究的学科。艺术你这么操作就不行了,你需要把B军胡编乱造一通有的没的多牛X,然后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他打败才是艺术中小说与电影的手法。其实,A军对B军的碾压,就像主子对猫,必须“虚弱夸大主义”,才有艺术效果。

例子三:西方白左的“保留原生态思想”。西方白左经常世界各地旅游,看到什么荒岛原住民、西藏老乡、北极圈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后裔……之类,倾向于夸赞他们和大自然的和谐,能够净化自己的心灵;唱一通环保赞歌,然后回家空调仍然夏天调到16°C,疯狂使用汽油,食品浪费……然后,再一次去净化心灵。循环往复,同时倡导要保持所有原始部落的原始状态,拒绝让他们享受现代化的发展果实,美其名曰“保留原生态”。

心理学里有个规律:虚弱夸大主义!看懂这个心理学,更加了解人性

当西方白左的祖爷爷拿起屠刀去美洲屠杀印第安人时,他们从来不会觉得不妥,他们只是故意不去想,也不让别人想,就当不存在而已。西方白左就是没把那些原始部落的人当成人,而是自己可以去进化心灵的动物,那感觉就像第一条的“养猫理论”,但是白左却是在用活生生的人,用他们的保持落后,秀自己驾驭世界并以上帝视角看待“动物”的优越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