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是第一次写挡网相关的内容,没控制住。看到本篇觉得有些事情没交待的朋友,可以返回上期查看一些基本原理,本篇不再赘述。

当遇到对方杀反手边线的时候,可以选择直线挡网——球路限制,杀反手之前一般对方都会先向到正手一侧调动,因此回球能来得及挡直线已经难能可贵。如果此时仍有打其它各点的可能,说明水平甚高,本篇所讲内容不看也罢。

从单杀反手边线时,对方一般处于正手直线位,因此从中场处回挡直线到对面中前场,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对手,使其在杀上网过程中消耗更多体能储备。配合时机和球路变化,还可以达到反守为攻的效果——其实实力相当的羽毛球对抗一般都是攻防反复转换的拉锯站,一边倒压着打的情况并不多。

反手挡直线准备动作与挡斜线一致,在接杀动作——降重心,面对球,位置略向中后场调整——的基础上,球拍置于身体前方,放松握拍,准备分腿启动蹬出接杀。

准备只是一个状态

引拍时,保持放松的正手握拍或将拍面略转向内侧,具体角度根据挡网的线路调整;同时向落点一侧做弓箭步,手臂内旋同时放松假装蓄力。

注意,引拍过程非常短,只是全身协调运动过程当中极其微小的一环,不要刻意追求引拍导致错过击球时机——击球最重要的因素是时机。

引拍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来球速度——来球越快,引拍时间越短,借到来球的力量越大;反之,可以把动作的时间拉长,姿态做足来迷惑对手,但请记住此时此刻并不是真的在较劲,而是非常放松的等待合适的发力时机。

引拍击球一气呵成

引拍和击球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击球时手臂微动,区别于挡斜线的转体辐度,挡直线多数情况需要卸掉多余的冲力(量)——击球瞬间拍面指向球的目标落点内侧,因为冲击会使拍外指向外侧,平伸出去进行挡网非常容易导致球出边线。

击球时,手臂和球拍最好有一些角度。由于没有主动发力,完成击球后,迅速回收球拍(手臂向内旋转回来)。

对于一些有悟性的朋友,可以直接向斜前方伸拍,角度调整好对准来球。平时最好在多球训练中,对角度、力量和时机细细感悟。

活学活用,如果对方杀球像个娘们儿,还可以考虑推底线平高球。

随动——回动启始点进行下一拍连贯

反手挡直线后球拍继续跟球随动并收回身前,同时迅速(预测)为连贯下一拍可能的回球做准备。

挡直线一般从本方中场到对方中前场,过网即坠。近年来挡远网快速过网技术使用较多,可以迫使对方不能很好的搓放。

直线挡得好,对方玩命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