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 | 有用 | 有态度 |

沙漠怪圈、外星人遗址

青海神秘的未解事件

件件让人心颤

七彩祥云、五月飘雪

在青海根本都不算事儿

这不,连省城西宁都要

时不时来凑个热闹

……

看点

01

西宁海湖新区一人工湖挖出“大宝贝”

9月10日,西宁市海湖新区文汇桥下的海湖绿道小人工湖放水清淤,捞鱼的人蜂拥而至,七八斤重的大鲤鱼比比皆是。但让人更为吃惊的是,湖中清理出的淤泥内,惊现大量巴掌大的河蚌,最大的河蚌有足球大小。

据了解,此湖是海湖新区湿地公园改建的最后一个人工湖,9日开始抽水清淤工作,清淤结束后进行改建施工。与之前湿地公园改建的人工湖一样,该人工湖湖水将被抽干,因此附近工地一些施工人员前来捞鱼,施工方也就默许了。

好多人在捞鱼的同时,捞上来不少河蚌,基本上都是巴掌大小,最小的河蚌也有三四厘米长度。一位市民表示,此湖内有大量河蚌在清淤时被发现,西宁的人工湖竟然生长河蚌,以前闻所未闻。

河蚌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河蚌肉可食用肉,有滋阴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保健功效。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

看点

02

西宁湟水河内出现“拟鳄龟”

2018年7月24日下午,市民徐成灵先生路过湟水河北岸时发现一只体型较大的龟:“这只龟身长40厘米,有十多斤重吧,有近二百岁了吧。”

这只龟的凭空出现,瞬间吸引了很多市民。因为在青海很难见到,站在一旁的刘女士找了箩筐,准备打捞大龟,由于水流湍急,这只龟被河水冲走了。

后经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判定,湟水河发现的这只龟为拟鳄龟,属于外来物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

拟鳄龟

拟鳄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龟之一,有“淡水动物王者”之称,分为两大种类,俗称大鳄与小鳄,大鳄又名真鳄龟,小鳄又名拟鳄龟。因拟鳄龟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深受国内龟类爱好者的青睐。

在国际上拟鳄龟不属于保护动物,也不属于濒危野生动物。由于拟鳄龟长相奇特,品相漂亮,适应性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不少龟类爱好者将拟鳄龟作为宠物饲养。除此之外,拟鳄龟肉质细嫩鲜美,龟板还有滋补的功效,因此拟鳄龟还具有很好的食补价值。

看点

03

西宁一小区绿化带惊现“人面蜘蛛”

你见过长着人脸的蜘蛛吗?2018年6月初,家住西宁市海湖新区恒邦紫荆城的王先生就在小区绿化带栏杆处发现了一只人面蜘蛛,这只蜘蛛头部是黄色,身体是翠绿色,不但长着一张人脸,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行动敏捷,爬行速度很快,稍不留神就可能逃跑。

人面蜘蛛

据资料显示,“人面”蜘蛛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我国山东、广西等地都曾发现过“人面”蜘蛛,有的五官很漂亮,有的丑陋不堪。有关动物专家介绍,人面蜘蛛可能是蜘蛛的一种“白化”现象。青海有分布,数量不少,但因体型很小,平时很难被大家注意到,这种蜘蛛多生活在花丛中或小麦地里,主要靠猎食蚜虫为生,毒性与普通蜘蛛相似,对人没有危害。

看点

04

西宁湟源惊现“四不像”

我市在湟源县首次发现“四不像”。2017年11月8日,一头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的奇怪野生动物误掉入湟源县果米滩水电站前池内。

这个“大家伙”体重约二百多斤,却又胆小如鼠,为了成功解救它,水电站工作人员、野生动物救护人员、森林公安齐心协力,想方设法,最终把它从水池内救起,并运送到附近的大黑沟自然保护区,让它回归大自然。

经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技术人员辨别确定,该野生动物为中华鬣羚。根据相关记录,中华鬣羚(苏门羚)分布在青海省玉树、囊谦、班玛、兴海等地。据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负责任人介绍,人们基本没有在青海西宁地区发现过野生中华鬣羚的活动踪迹,此次是首次救护野生中华鬣羚,实属难得。

中华鬣羚

中华鬣羚也叫苏门羚,属牛科动物,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因此又被称为“四不像”。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可达140至190厘米。外形似羊,两耳狭长似驴。雌雄均有一对短而尖的黑角,角的表面具有环状的棱极不规则的纵行沟纹。角至颈背处有灰白色鬣毛。四肢粗壮,强劲有力,蹄短而坚实。适于在山崖乱石之间奔跑跳跃。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至4400米的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偶尔也到草原活动。险峻的悬崖峭壁环境造就了中华鬣羚独特的生存方式。

看点

05

西宁惊现不明萌物

2015年8月5日,西宁一市民偶然发现这个萌萌的小家伙。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外形很像猞猁,又有点像松鼠,但全身却是灰色和土黄色。

经过西宁市野生动物园专家鉴定,这只小动物是国家三有动物——艾鼬,在青海有家养的也有野生的。

艾鼬

艾鼬,又称作艾虎、地狗,是鼬科鼬属的小型毛皮动物,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厘米,尾长11~20厘米。嘴圆圆的,脖子有点粗,四肢短小有力。前爪上的毛稍微短一些,后背的毛最长,休息的时候,身子呈卷曲状。尾巴上的毛有点蓬松,毛色为淡棕色。

艾鼬栖息于海拔3200米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主要以一些老鼠为食。艾鼬是鼠类的天敌,在控制农、林、牧业的鼠害方面有很大益处。

近年,在西宁、在青海

这种现象频频发生

各区野生动物数量逐日猛增

湖泊、湿地越来越多

这也恰恰反映了我们大美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这也是作为青海人的我们值得骄傲的

让我们继续做青海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期待更多的小动物来青海做客

监制/ 闫斌

责编/李洁   编辑/鲍鲍

以上内容由爱西宁社区整理编辑

好吃、好玩、好东西天天特价

掌上西宁优选小程序来了!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

3000多辆轿车的重量,西宁每天这么多垃圾都去哪儿了?

生前住百平,死后0.5 聊聊身后那些事儿

老西宁的粮仓重地原来在这,西宁人你知道吗?

39元吃抖音网红菜,大铁铲配海鲜!这么“猛”的店别说你还不知道!!

西宁广播电视台

专注所以专业 精心所以精彩

关注

掌上西宁

在西宁就用掌上西宁

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快来下载掌上西宁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