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市树市花市鸟正式确定,其中,市树为国槐(聊红槐),市花为荷花、月季,市鸟为喜鹊。至此,历经两年的征集评选落幕。这标志着聊城的名片家族又增加了新成员。

国槐(聊红槐),荷花、月季,喜鹊为何能在最后胜出?这背后历经了一轮轮的筛选,聊城市创森办参考了公众投票,听取了专家评审意见,征询了相关部门及领导的意见。

其中,市树评选一度难以取舍,是哪个树种在和国槐竞争?市鸟评选中,喜鹊也遭遇强大的对手戴胜,戴胜为何最终落选?

市树评选,公众投票最高的是毛白杨

为何要开展“市树、市花、市鸟”评选活动?

记者从聊城市创森办获悉,这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地域特点、人文特色的浓缩象征和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先说聊城市树评选的过程吧。

第一步是确定候选树种。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聊城市林业局对“市树、市花、市鸟”候选品种进行了选定,每类分别确定了10个候选品种。其中,市树的候选品种有:白蜡、国槐(聊红槐)、毛白杨、法桐、垂柳、银杏、栾树、梓树、合欢、皂荚等10种。

第二步接受公众投票。这10种市树候选品种,经媒体发布公告后,公众通过信函、网络、微信等不同方式进行了投票,甚至有部分热心的市民还专门将选票送到市林业局。经统计,前4名的市树候选种类分别为:毛白杨、国槐(聊红槐)、白蜡、垂柳。

第三步专家评审。今年3月28日,聊城市创森办邀请有关专家召开“市树、市花、市鸟”专家评审会议,对聊城市候选“市树、市花、市鸟”候选品种进行了评审。

据悉,专家评审委员会,由市人大和市政协推荐的代表、市内有关行业(林业、园林、文化、教育、环保)专家代表共17人组成。

在前期群众投票的基础上,评委会对包括市树在内的每类得票前4名候选品种进行了讨论酝酿,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候选品种进行初选(每类最多可推选两种)。评委会对初选结果再次进行讨论酝酿,充分征求意见,最后一致同意推荐:候选“市树”为国槐(聊红槐)。

正如公众投票显示的那样,作为在聊城广泛种植的树种,毛白杨获得了最多的投票。专家评审时,在国槐和毛白杨之间究竟选谁,也一度难以取舍。毛白杨认知度高,种植广泛,有“群众基础”,但其缺点也相当明显:飞絮非常扰民,受自身生长局限,毛白杨中罕有古树,难以形成历史文化底蕴。

而在面向全市在职和离退休的市级领导征求意见时,国槐也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总计53份征求意见函,国槐(聊红槐)得了40票。

最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槐(聊红槐)击败毛白杨,当选聊城市树。其当选的理由非常充足:根深叶茂,冠盖如云,适应性强,在聊城有悠久、广泛的群众栽培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槐全市有12棵,100-1000年树龄的古槐全市有200余棵,是见证聊城历史变迁的活文物,是我国著名的文化树种、吉祥树种,代表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其中,聊城独有的“聊红槐”这一国槐新品种的培育,寓意着聊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

市花评选最没悬念,荷花月季携手当选

聊城市花的评选,如市树评选的程序一样,首先公布候选品种,然后接受公众投票、专家评审,面向相关部门、市领导征询意见等。在市树市花市鸟评选确定的过程中,聊城市花的评选最没有悬念,也没有大的争议。

其中,最初,市花的10个候选种类为:月季、紫薇、迎春、荷花、海棠、紫荆、腊梅、丁香、白玉兰、菊花。在市政务网、聊城林业网、聊城头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布后,公众投票前4名的候选种类为:荷花、月季、海棠、菊花。

随后,17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市花的4个候选品种进行了讨论酝酿,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了初选,后对初选结果再次进行讨论酝酿,充分征求意见,最后一致同意推荐:荷花和月季。

专家评审会议后,按照程序,聊城市创森办向市政协提报了征求意见报告。市政协召开座谈会进行了专门研究,对市花的两个候选品种——荷花和月季,也没有提出疑意。

至此,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市政协座谈研究,对市花的评选对象,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今年7月中旬,在面向全市在职和离退休的市级领导征求意见时,总计收回的53份征求意见函,荷花得了34票、月季得了17票,其他均在10票以下。这显示,荷花和月季的支持率也是旗鼓相当。

此后,聊城市创森办又将材料报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提议市花为荷花、月季。最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荷花、月季携手当选聊城市花。

据介绍,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全身皆宝。荷离不开水,水又让人马上联想到荷,与聊城作为“江北水城”的水城文化联系密切,群众认可度高,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颂。

而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适应性强,易栽培繁育,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其品种丰富的特点象征着聊城的兴旺繁荣、花期长的特点代表着聊城的可持续发展。

市鸟评选,机警的“戴胜”输在了“知名度低”

聊城市树市花市鸟的候选品种,均要求在聊城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适应性强,生态、经济、文化价值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聊城特色。

在市鸟评选中,最终当选的喜鹊显然具备以上这些要求。看似当选市鸟无悬念的喜鹊也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戴胜。喜鹊最终是如何胜出的呢?

首先,在公布的10个市鸟候选品种中,喜鹊有9个对手:戴胜、白鹭、震旦鸦雀、环颈稚、大斑啄木鸟、赤麻鸭、翠鸟、红尾伯劳、燕子。在公众投票中,前4名的市鸟候选种类分别为:喜鹊、燕子、戴胜、白鹭。戴胜的得票居于第三,也有较好的支持度。

而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过讨论酝酿、无记名投票、充分征求意见等程序,最后一致同意推荐戴胜为候选“市鸟”。在这个环节,戴胜实现了逆转。据悉,当时评审专家认为,戴胜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名字的寓意吉祥,其性格机警。

而市政协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门研究后建议,将喜鹊作为“市鸟”候选品种,理由是:喜鹊是公众喜闻乐见的鸟种,名字喜庆,同时也是中国民间吉祥的象征,是运气与福气的象征;东阿县是聊城市的喜鹊之乡,把喜鹊作为聊城的“市鸟”有助于提高聊城的知名度。而戴胜虽然优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公众对该名字不熟悉,也即“知名度低”。

对市政协的意见建议,专家评审委员会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最后同意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将喜鹊、戴胜一起作为“市鸟”的候选品种,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而在面向全市在职和离退休的市级领导征求意见时,在总计收回的53份征求意见函中,喜鹊得了42票。

最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喜鹊当选聊城市鸟。

记者 林志滨 通讯员 张保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