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表明,有效的疼痛治疗不仅可缓解病人精神恐惧,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但很多患者对疼痛门诊的认识存在误区。因为疼痛时间长,许多病人要求疼痛治疗后能完全消除,其实,很多疾病都是无法完全根治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没有治愈,只有临床改善,只是把血压、血糖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减少他们对靶器官的损害,疼痛也是一样,对病因无法根除时,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就是有效的治疗。

研究表明,有效的疼痛治疗不仅可缓解病人精神恐惧,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但很多患者对疼痛门诊的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一:疼痛门诊治标不治本

这个想法通常是患者的最大误区。很多人还认为“疼痛仅是一种症状”,很少想到疼痛治疗,其实,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疼痛就是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疼痛治疗能解除病人痛苦,当然就是“治标又治本”。

误区二:疼得厉害再看病

很多人认为疼痛“疼痛忍忍就过去了”、“随便吃点止痛药就行”,只有在痛得无法忍受时才就诊,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或者出现这样或那样疼痛时,又不知该到哪科医治,结果走了一大圈弯路才找对地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清风计划#【今日科普】正确认识疼痛

误区三:不遵医嘱

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明明是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微创手术,手术成功后,在治疗后却不好好卧床休息,下地不佩戴腰围,提搬重物导致再发。还有的患严重混合型颈椎病,不遵医嘱,仍然每天低头工作、玩手机,不给自己脊柱放松的机会,这样即使是对症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误区四:疼痛消除才是有效

因为疼痛时间长,许多病人要求疼痛治疗后能完全消除,其实,很多疾病都是无法完全根治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没有治愈,只有临床改善,只是把血压、血糖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减少他们对靶器官的损害,疼痛也是一样,对病因无法根除时,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就是有效的治疗。

误区五:自服镇痛药

近年来临床文献报道滥用镇痛药成瘾者逐渐增多,盲目不规范地自行服用止痛片,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由于服用止痛药后掩盖了疼痛的本质,不利于医生寻找病因,进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同时,止痛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建议镇痛药一定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清风计划#【今日科普】正确认识疼痛

供稿:疼痛科

编辑:宣传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