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397,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53年1月12日深夜,太平军用火药将武昌文昌门附近炸开了一个缺口,随后太平军在罗大纲、李开芳的带领下冲进武昌,于是武昌成了太平军自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个省会城市,这对于太平军来说,意义巨大。太平军高兴了,咸丰皇帝就在金銮殿大发雷霆,要求务必夺回武昌,于是乎,清军人马齐齐奔向武昌,太平天国的高层们这个时候,坐在一起讨论,下一步应该去往哪里。

1853年,杨秀清做了太平天国历史上一个最坏的决定

讨论会上,主要分为三个意见:杨秀清要求军队顺长江而下,夺取朱元璋昔日的龙兴之地金陵;石达开一直想要去四川,从离开广西开始就念念不忘四川;罗大纲则是希望能够直接北上,去找咸丰。

一群人讨论了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谁给拍板了?杨秀清啊!杨秀清看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于是就直接“天父”下凡:老子说了去金陵就去金陵。所以,没法,父命不可违,就往天京去吧。

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城,这个时候原本在武昌已经决定定都金陵的洪秀全等人动摇了。作为太平天国高层领导人,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并没有着急入城,而是商量是不是重视罗大纲的说法,分师北上,可以将开封设立开封为都城。这时候有一个人出来了,他的出现让洪秀全和杨秀清不再犹豫,就把都城定在金陵,这个人正是杨秀清座船的船长,一个资深的水手。

这个老水手,常年生活在水面上,他所考虑的其实是从自身的职业出发:“不要去河南,河南河水小,又缺粮,敌困不能解救。你今得江南,有长江的险固,又有舟支万千,为什么还要去河南?南京是帝王的家,城高池深,民物丰富,还不立都,却要到河南去,你究竟怎样打算啊!”于是,杨秀清决定定都金陵,他说服了其他人,金陵摇身一变成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

1853年,杨秀清做了太平天国历史上一个最坏的决定

杨秀清一生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和壮大的确出了大力,但是不可否认,在定都天京这件事上,杨秀清做了错误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也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错误的决定。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定都天京的消极影响。

·太平天国在还没有消灭清政府主要军事力量的时候就选择定都,而后忙于对天京的防御进行布控,整个太平天国的重点问题就放在关心南京的安危上,而不是关心咸丰皇帝。太平军帮着在天京定都的时候,就直接错失了乘胜进军的机会,让向荣等人得以兵临城下,建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威胁天京的安危,而且,太平军原本是一辆开的很快的卡车,突然刹车停下来,就给了咸丰皇帝机会,能够有时间集中兵力和让人练团练。同时,定都天京也给太平天国将领们一种错误的感觉——我们已经有首都了,可以享乐了,然后就在天京里争权,以至于后来爆发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造成重创。

1853年,杨秀清做了太平天国历史上一个最坏的决定

保守的战略方针必然与做大做强存在矛盾。

英国人呤唎(A.F.Lindley)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南京的占领至是已经成为太平军成功的致命伤……天王以安身于南京和着手于保护他的地位而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因这一个错误而丧失了这个帝国”。

参考资料: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