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北海南珠新城——铁山港配套城区开发招商推介会在北海富丽华大酒店召开,规划总面积43.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万人的产城一体、城乡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项目正式启动招商。一幅绘就铁山港全速发展的蓝图就此铺开,港区也将结束“有区无城”的历史。

  ▲南珠新城全景效果图。

  新城规划出台

  铁山港不再“有区无城”

  打造向海经济,港、产、城联动发展是必由之路。据介绍,位于北海市东部的铁山港区总面积达394平方公里,总人口18.5万人。近年来逐渐发展为北海经济的主战场,成为北海市GDP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然而,在为北海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之时,铁山港区却长期处于“有区无城”的尴尬境地。

  针对这一现状,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明确指示,铁山港必须补上“有区无城”的短板,并尽快启动配套城区的规划建设。去年,北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打造向海经济的行动方案》,同时作出了建设北海市南珠新城——铁山港配套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今年6月,《北海南珠新城——铁山港区配套城区规划》出台,标志着铁山港配套城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铁山港区区长、铁管委主任曾玲说:“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彻底改写铁山港区‘有区无城’的历史。”

  纳入北海蓝图

  打造向海经济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南珠新城规划面积43.9平方公里,位于南康江、新村河与南珠湾的交汇处,集江、河、湖、海于一体,是铁山港区自然环境最美、资源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优的区域。

  根据规划,新城定位为产城融合示范区、滨海田园都市区和南珠文化旅游区。届时,铁山港区将形成一湾三岛、一环三区的城市结构布局。

  据铁山港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推进南珠新城开发,北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城市建设向铁山港延伸。于近期通过了专家评审的《北海向海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将连接市区和铁山港的向海大道、连接银滩和铁山港营盘的滨海景观大道,纳入了北海向海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并将尽快启动建设,使南珠新城更好地融入北海主城区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工业区还规划了两个共2800亩的生活小区,南珠新城将建设成为铁山港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北海市副中心,成为向海经济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区域。

  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铁山港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占北海市的35.9%,税收收入超百亿元,占该市的68.3%。随着铁山港区成为北海工业发展的重点、广西沿海开发的优势特区,铁山港南珠新城的推进和建设正当其时。

  新城编制规划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整个新城建设将严格坚持高标准原则。”据北海市规划设计院负责人透露,新城编制规划遵循绿色生态理念,结合了当地自然山水格局,注重保护原生态环境。同时,规划还采用主体功能区的理念,划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农业生产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充分利用土地空间。

  另外,规划还坚持城市经营理念,对规划的投入产出综合分析,以市场化方式达到各方利益平衡;坚持用整体开发的理念来保障规划实施,保障新城建设的总体品质,促使城市各项公共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目前,新城开发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下一步,当地还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好概念性总规和城市设计作用,发挥好政府管理、开发建设、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四个平台的作用。二是启动基础设施征地,特别是路网、供电供水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启动南珠新城土地盘整和征地搬迁的工作。四是加强与客商对接,通过土地开发的形式,全面启动南珠新城的建设,让南珠新城的建设有序推进。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彭庆 通讯员 陈传栋 邓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