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重重关隘,去看星辰大海

过居庸关、越八达岭,陆军某特战旅的野外驻训地便出现在巍巍山峦间。一抬头,云遮雾罩中一条腾跃的“巨龙”,那便是长城。

长城脚下的特种部队,于我而言,处处是过不去的关隘。这第一关,便是体能。第一次3公里跑,长年久坐不动的我,跑了不到100米就开始喘粗气。后面的2000多米,我是在班长陈烨的陪伴和鼓励下,像离水的鱼一样气喘吁吁,以龟速“走”完的。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在部队代代相传的话,陈烨班长也同样教给了我。而上等兵郭东霞的故事,“扶”起了我这个新下连的“阿斗”。

刚到女兵连,我便注意到六小队的帐篷前有两块石头,分别画着竹和梅,给单调的院子平添不少雅趣。画手是一个名叫郭东霞的姑娘,大家都叫她“小花”,因为她总是笑得跟花一样灿烂。据说,小花大学学的专业是美术,出板报是一把好手,训练却有些跟不上,爬大绳甚至需要5分钟。

然而,当我见到她时,她已经可以用“公主抱”的方式,抱着我这个45公斤重的大活人进行折返跑了。此时的她,爬大绳只需15秒。我看着这个体格跟我差不多的姑娘,惊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笑着说:“练呗!”

亲历其中,方才体会到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射击不到45环的,一遍遍接着练,练到眼睛视物模糊;投弹不及格的,一次次接着投,投到胳膊疼得抬不起来;沿陡坡冲100多米的山路,说冲八回就一回也不能少,冲得双膝发软……

“可以慢,但不可以停。”这是我第一次跑3公里时,班长陈烨对我提的要求。这意味着,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永远保持进取的姿态,向更高更远的前方进发。纵然面前有重重关隘,而对这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姑娘们来说,她们的未来,也必是璀璨星辰、无边大海。

但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向往遥远都市的星辰大海。

士官闫星星,毕业于河北大学,是全旅的摄影“扛把子”,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

摄影是个苦差事,天天扛着“长枪短炮”到处跑。如果去地方,像他这样的优秀摄影师可以有不错的出路和收入,然而他在部队这一方热土上一待就是8年。8年来,他风雨无阻,忠实地记录下战友们成长的一个个瞬间,但出于保密,其中只有少部分能够发表。很多时候,他只能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默默点开一个又一个文件夹,自己做自己的观众。

“为什么不离开呢?”我忍不住问。

闫星星笑了笑,淡淡地说:“人各有志呗。”

闫星星的“志”,是那个自小萌发的从军梦。任漫天的星辰闪耀,他始终坚定地走在来时的路上,初心不改。而他淡淡的微笑里,仿佛有星辰般的光芒。

又是一年离别时。陈烨和她的战友们早早掰着指头算,有多少人将要离开,又会有几个新兵进来,常常算着算着,气氛便低沉下来。

“我希望,那些夏天,就像星星一样永恒。将要离开的,都是不舍和怀念。”喜爱民谣的陈烨,时常如是低声吟唱。

她不想离开。今年中士服役期将满的她,已决定申请晋升上士。她说,她要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坚守“钢七连”一样,坚守着她的连队。在这崇山环绕的火热军营中,自有她的星辰大海。

进取,奉献,坚守。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但我对这个可爱又可敬的集体,似共同经历了许多,自然生出一种此生不断的共鸣。

当我回到单位,发现3公里于我而言已不再是难事。经过一个月艰苦却未曾放弃的训练,不知何时起,我已有了更厚实的肩膀、更有力的步伐和更坚强的心志。跨越重重关隘,我也能像他们一样,扛起自己的使命,去领略那星辰的光辉、大海的浩淼。

(资料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