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庚扮演的老将黄忠)

新安程氏是古徽州第一著姓,新安程氏发祥地是古徽州第一著名的千年古村落篁墩。新安程氏始祖是东晋持节新安太守程元谭,因其被赐宅第于篁墩,新安程又称“篁墩程”。新安程氏显祖是太守公程元谭第十三代传人、南朝名将忠壮公程灵洗。如今,新安程氏裔孙,遍布海内外。

缘于担纲主编《新安程氏名人与徽州社会》一书,比较关注几个程氏名人——程伟元、程长庚、程演生等的祖籍地。他们究竟是不是新安程氏,愚以为必须说清楚,语焉不详,含糊其词可不行。

程伟元,清乾嘉年间苏州人,著刻《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在文学史和出版史上十分出名,能否入书《新安程氏名人与徽州社会》,关键在于他是否是新安程氏后人。

程长庚是我国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人,籍贯同样引人关注。

程演生(1888—1955),安徽怀宁平山程家大屋人,曾任安徽大学首任校长、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这些名人虽然不是出生于徽州,但如果是确切无误的新安程氏,应该入书《新安程氏名人与徽州社会》。

关于程伟元

据考,程伟元生于1745—1748年间,1818年离世,清乾嘉年间苏州人,幼习儒,因科场失意而绝意仕途,以布衣而终于辽东。

乾隆年间,他因有意科考而寓居京城,与高鹗相识。不惜重金广泛搜集曹雪芹所著《石头记》(《红楼梦》)前八十回,又陆续购得后四十回续稿残钞本,与高鹗共同修补,成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萃文书屋以活字版印行,称“程甲本”。次年,又改动前八十回情节,同时修改后四十回续稿,仍由萃文书屋印行,称“程乙本”。《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印行以来,至今已227~228年,程伟元、高鹗之名广为海内外读者所知。

1976年10月号《文物》杂志曾刊有著名学者文雷撰写的《程伟元与〈红楼梦〉》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程伟元的籍贯,根据他早年与李楘同学这个事实,可以作为一种推测,他可能是苏州人,李楘是江苏长洲人”。

这个推测是准确的,如今已被学界广泛接受,一些辞典也注明引自文雷之文。据考,程伟元于清嘉庆初年曾离京赴关东,入晋昌幕佐案牍,并应邀入沈阳书院任教习。这期间,程伟元接待了朝鲜文人李海应一行来访。事后李海应作有《蓟山纪程》,内中有一则日记提到程伟元,称“程本系河南籍,伊川先生三十一世孙,见授沈阳学掌院”。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林骅所写的发表于2007年4月10日《今晚报》“日知录”栏下的《新发现程伟元一首诗》一文,提到这件事。“程本系河南籍,伊川先生三十一世孙”这句话,显然根据程伟元自述,并非传闻转述。

伊川先生是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程颐(1033—1107)的别号,他是洛阳人,因居伊川,世人称其“伊川先生”,他是新安程氏第34世孙,程伟元是伊川先生31世孙,亦即新安程氏第64世孙。

据胡文彬先生发表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的题为《程伟元的籍贯与家世》一文透露:北京文津街图书馆藏有清人严良训《程氏迁吴支谱序》,其中有如下一段话:

“程自伯符以后,代生伟人,皆有勋业文章名于世。隋末始分南北宗,以新安太守公第十七世孙辅烈侯讳富为南宗。历宋元明,簪缨相继,以续益繁。有明之季,君勉公讳国钊以孝行著。其祖若父,因隶效而之淮之镇者也。公于我朝康熙初由镇来吴,殁即葬于吴,其后遂隶于吴焉……勉公为迁吴第一世祖。”

从这段记载可知,该新安程氏迁吴始祖是程勉(国钊),自淮扬镇江迁吴是在清康熙初年。程伟元是程勉的后代,即为新安程氏裔孙,这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程长庚

有关史料称,程长庚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于安徽潜山县河镇乡程家井,名椿,字玉珊,为程氏51代裔孙。

潜山县有新安程氏,而且是宋代迁自休宁柳唐。据有关谱记载,这支新安程氏称“柳塘迁潜山(天堂)支系”,始迁祖叫程伟,字道表,号梅轩(又号谷斌),此人为宋嘉定进士,以御史致仕。

程长庚会不会是程伟之后呢?这个猜测很自然,我长时间有此猜测,但猜测不等于史实。

经过一番考证,我否定了这个猜测。因为,比较更符合史实的是:程长庚是伊川先生的后人。

“二程”是新安程氏始祖程元谭、显祖程灵洗的后世子孙(程颐是程元谭第34世裔孙),这是不争的事实。程长庚既为伊川先生之后,理所当然属新安程氏。

据笔者所知:199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汪传碧、徐迅《程长庚籍贯生平年月考》一书。在该书中,作者根据程家所存谱牒,写了如下一段话:

“颐之三子曰端彦,为会州参军。彦子旸。旸子谦之,尝与朱子通书,朱子勉其家学,谦之次子曰淮,为迪功郎。淮子振,为宣州军事。振之子纲,元时游寓安庆,乐皖山皖水清涟秀丽,兼多醇厚之风,于是作室于潜之古城山下,及毛家垅,耕田食,凿井饮,而程家井之名起矣!”

这段话讲到伊川先生程颐及其以下六世即程颐—端彦—旸—谦之—淮—振—纲,程纲是迁潜山土名“程家井”开基建村之人,程长庚为其后代。

伊川先生程颐生有三子,长子端中,次子端辅,三子端彦。长子于“靖康之难”间于六安军抗金殉国,次子端辅南渡死节,三子端彦避乱迁池州,与驻扎池州的新安程氏子孙团练使程全互通家谱。程全殉国后,两家互有继嗣,这在历史上是有佳话美谈的。

有关史料称程长庚为程氏51世。这“51世”,不知从哪一世算起。按学术界通行25年算一世推算,51世,就是历经1275年,程长庚生于1811年,如此算来,始迁潜山“程家井”的这支新安程氏有可能是从显祖忠壮公程灵洗开始记世系的。忠壮公的生卒年是514—568年。

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强、杨宏英所著“京剧泰斗传记丛书”《程长庚传》,作者也认为程长庚是伊川先生三子端彦之后。

据作者在书中披露:程长庚曾祖叫浩义公、祖父太清公,太清公生四个儿子:祥辐、祥富、祥清、祥溎,老四祥溎是程长庚父亲,其字凤鸣,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87),是个农民,妻子姓张。程家按“伯伟尚嘉芳,浩天大发祥,闻知遵典训,正直起才良”二十字排辈,“长庚”之名是他舅舅取的,字玉山,他是“闻”字辈,号“闻檄”。

程长庚既为伊川先生之后,就是新安程氏之后。

关于程演生

程演生,谱名存材,字源铨,又字总特,别号天柱外史、寂寞程生,怀宁平山程家大屋(今石牌镇牛行村)人。他是否属新安程氏?如果是的话,世系若何?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事。

从2018年黄山市程氏文化委员会组织编纂的《程氏宗谱简编》第一辑《程氏谱系》考得:新安程氏有“仙林迁怀宁支系”,该支系始迁祖叫程明卿,字良甫,“清顺治初自仙林迁怀宁县”。程明卿为程元谭第57世孙,他的儿子名斯用,字行可,死后“葬怀宁马鞍山陈姓大屋边”。

从程明卿开始往上溯源,方知他为忠壮公程灵洗嫡系之裔,是程灵洗长子程文季之后。迁怀宁程氏属“沚公派”,最初属“休宁新屯支系”,由篁墩迁新屯始祖为新安程氏33世程世魁。程世魁之孙程世高曾迁休宁溪西(“溪西”在休宁县岭南乡,与石川村、三溪村、璜茅村同乡)。程世高之子程师逊鞠于母舅家,再迁仙林,属“仙林支系”。清顺治初年,程师逊第21代传人程明卿由仙林迁怀宁县。

“仙林”,又名“仙人林”,原为休宁县东乡十五都的一个自然村,今属屯溪区新潭镇(昔时称“新屯”,今称“新潭”),相邻上资村、梅林村、东关村。

新安程氏怀宁支系的迁徙轨迹很可能是:篁墩—新屯(新潭)—溪西—仙林—怀宁。

有关材料说程演生是“怀宁平山程家大屋人”,这个“怀宁平山程家大屋”的地名,很可能就是谱系中说的“怀宁马鞍山陈姓大屋边”。

新安程氏怀宁始祖程明卿,由休宁仙林迁怀宁,是在清顺治初年。清顺治元年为公元1644年,迁徙时间当在此前后。程明卿是程元谭第57世孙。学术研究,一般以25年为一代,由此推算,程演生很可能是程明卿的第10世孙。也就是说,程演生可能是程元谭67世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