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两点,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威海职业学院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举行。作为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暨全国项目对接活动主题论坛活动首场主题讲座,中共威海市委党校的徐丽卿老师为全场四千多位在校大学生带来了“甲午国殇的历史镜鉴”解析与探讨。

在现场聆听的学生共有四千余人,同学们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却对这堂特殊的创意思政课有着相同的热情。整堂思政课由山东教育电视台全程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30.5万。

众所周知,胶东是一片革命的热土,我们脚下的胶东大地处处散发着红色的光芒,刘公岛、天福山、马石山……随着岁月的流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胶东大地曾经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却历久弥新。

徐老师的讲座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出发,围绕著名的中日甲午战争展开,对甲午战败的后果和影响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阐述,对甲午战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讲座中主要提到了两个方面:甲午国殇,究竟殇在哪?历史镜鉴,我们鉴什么?

首先,甲午国殇,殇在哪?当甲午战败后,天朝梦碎,中国大国地位被彻底颠覆,中国从“天朝上国,老大帝国”沦为“文治坍塌,武功废弛”;巨额赔款,中国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主权沦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之败带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所谓知耻而后勇,这是历史作为警世钟的作用。

其次,历史镜鉴,鉴什么?甲午战争为何爆发,中国为什么一败涂地,以避免重蹈覆辙,这是历史作为教科书的作用。近代中国落后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进程的迟滞,15世纪以来西方进入了加速突飞猛进的阶段,由西方国家引领的近代化进程席卷全球;近代中国缺少先进的社会变革领导力量,中国的洋务运动“布新而不除旧”;近代中国缺乏民智的开化和民心的凝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