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3D打印机在半球形玻璃上打印感光元件,成功构建了一个能够检测光照水平变化的人造仿生眼球。理论上,该眼球可以通过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通过其他植入物的配合就可以帮助视力受损人群恢复视力了。不过,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距离人用还有不少的距离。下一步,该团队将构建一个更高效率的光感受器的眼球原型。同时,将该技术的承载体换为更柔软的材料,以期可以植入到人眼中,来帮助那些视力低下及完全失明的人群重见光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