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央行公布8月货币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新增1.28万亿元,社融新增1.52万亿。

  我们认为:

  债券融资回升,推动社融强于贷款。8月社融新增1.52万亿,又回到强于新增贷款的情况。5月份债券融资受到信用事件的冲击而出现萎缩,使得社融增长弱于贷款。8月新增贷款3376亿元,回到接近3-4月水平,推动社融走强。债券融资的回升,得益于央行对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维护以及出台多项措施重建信用债市场信心。

  表外拖累继续减弱,去杠杆大方向未变。8月表外融资(委托+信托+银行汇票)减少2674亿,弱于上月降幅的4886亿。其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变化幅度相对不大,而银行汇票降幅明显收窄,这也是新增社融回到新增贷款以上的一个原因。整体上来看,表外融资降幅收窄显示去杠杆的力度可能有所调整,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收缩幅度还未明显变化,去杠杆的大方向未变。

  票据融资偏多,银行放贷意愿偏弱。8月企业贷款新增6127亿,整体上来看偏强,但新增企业中长贷回落,企业短贷降幅扩大,主要是由票据融资拉动,票据融资新增4099亿,甚至创9年来新高,这可能反映出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并不强。银行放贷有顺周期的因素,在当前市场普遍担忧经济下滑以及贸易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贷款增长虽然不错,但其结构还是受到了影响。

  居民贷款依然维持强势。虽然政策试图避免刺激地产,但居民贷款仍保持的较强的增长,居民中长贷新增4415亿,高于今年以来平均水平;而且居民短贷更强,增长2598亿。偏强的居民贷款可能仍是反映了购房需求,但考虑到棚改货币化力度下降、地产政策仍谨慎等因素,接下来居民贷款增长可能有放缓压力。

  流动性合理充裕需要跟市场信心相配合。虽然央行努力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但是由于存在贸易战外部因素等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信心、风险偏好仍偏低迷。如果要让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更有效,发挥出更多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需要更多措施来建设市场对经济的信心。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风险;国内外经济、政策形势超预期变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