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发酵、变废为宝、生态循环、环境友好--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王之娴

江山市石明畜业有限公司核定能繁母猪50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占地80亩,猪舍12000㎡,异位生物发酵床3800㎡,生物有机肥生产车间5100㎡,水塘3亩、牧草基地45亩,林木、苗木基地850亩。

猪场每年产生排泄物2万多吨,在2015年,石明畜业投资280万元先引进了“异位生物发酵床处理”技术,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再将有机肥作为商品销售,还可以用于种植。保证了猪场的0排放。

对排泄物的治理采用“生猪饲养+异位生物发酵技术+有机肥+种植专业户”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从“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利用”贯穿一线,做到无污水排放;达到“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目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异位发酵床垫料原料主要为木屑和果壳,各占50%,要求无其他杂质和气味,尤其是木屑不能使用松木和樟木之类。(如下图)

发酵车间中的集污槽,粪尿调节均质之后通过污水泵倒入集污槽(如下图)

通过自动喷污机,将集污槽中粪尿均质均匀喷洒在发酵垫料表面(如下图)

最后用自动翻抛机对发酵垫料进行翻抛(如下图)

发酵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有机肥加工车间,进行有机肥商品化加工销售(如下图)

异位发酵床方法处理粪尿原理是使用发酵床专用菌种,人工架设菌种生存的适宜垫料环境,利用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菌种生长、繁殖的营养质。通过系统并配合操作,调节含水量、含氧量及碳氮比,使垫料在菌种发酵产热维持65℃,发酵过程中降解粪尿、杀灭有害病原和虫卵、蒸发水分,对外仅产生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使用2-3年后,有机质含量在65%以上,可用来改善土壤或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

发酵床使用注意事项

主要是防止死床,造成死床有如下原因:1、源头减量不到位,水太多(有机质浓度不够);2、喷污量不均匀,造成局部厌氧;3、垫料高度不够,一般来说不能低于1.2米;4、翻抛次数不够,一把要求每天翻抛至少1次,湿度太高、水分太多翻抛2次以上;

该粪尿处理方法的优势有:

1、可以实现零污水排放;2、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3、达到环境友好,体现生态效益,符合当前环保政策要求;4、相比同位发酵床垫料利用率高, 管理垫料方便,便于猪群管理,污水处理成本低。

效益分析--污水处理成本平均每头猪23-25元:

垫料:补充40%/年,51000元;

菌种:480公斤,57600元;

工资:0.5人,21000元(猪场水电维修保护栏舍维修管理等);

电费:45625元/年;

折旧:50000元;

其它:10000元;

合计:235225元

平均到每头猪成本:23-25元/头

效益分析——生猪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增收20.6万元/年

猪场每天产生粪尿约30吨,可产有机肥2.5吨,912吨/年;

有机肥生产运行成本每吨172元,即15.68万元/年(工资22元/吨,电费33元/吨,折旧22元/吨,销售宣传及管理费20元/吨,包装35元/吨,辅料15元/吨,不可预见费用25元/吨)

目前猪场当地有机肥销售价格约650-700元/吨,有机肥可收入912*650=59.28万元/年

有机肥收入59.28万元/年-有机肥运行成本15.68万元/年-污水处理成本23万元/年=生猪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增收20.6万元/年,不含种植收益部分。

农牧结合,真正消纳粪便

石明畜业配套种植基地:花卉、苗木200亩,水蜜桃50亩,猕猴桃280亩,红心火龙果130亩,茶叶种植600亩,公司流转土地,用于有机肥种植试验基地350亩。

石明畜业通过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了污染源,同时减少了种植化肥使用,改善农产品质量、改善土壤并提升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同时实现了0排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