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存款不到100美元,却赢得3亿美元赔偿金

有一个段子,不记得内容了。

大意是老板问员工:你们发现了某某问题没?

员工都说发现了,大部分人开始抱怨:“都是XX的错“,”都是YY的问题。”

老板问,你们除了这些,还发现了什么?

有一大半人答不出来,只有少数人在嘀咕:这背后肯定有原因。

老板又问:你们有什么解决方案?

几乎所有人都答不上来。

然后段子得出结论:抱怨人人都会,但解决问题的人寥寥无几。

段子当然说的有道理,但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可能是提出问题的老板。

一个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存款不到100美元,却赢得3亿美元赔偿金

01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过是睁眼瞎

你一定得清楚,打枪之前先要瞄准,不瞄准就打,那一定出事。

德鲁克说过,管理者最傻的事情,莫过于为错误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

但我们很多做企业的老板,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你只管按我说的做就行”,把人当做执行机器。

可人毕竟不是机器,总是理解错误指令或者错误理解指令。

因为一开始你就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都是在乱开枪,能不瞎忙活吗?

但是怎样才能提出正确的问题?

我认为,你得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苹果落地,在浴盆里洗澡,茶壶的水开了……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牛顿、阿基米德能够从中发现玄机?

我们普通人,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看到这些现象,也只能成为睁眼瞎——虽然说出来这句话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

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认知能力范围。

所以你以为看到的真相,可能完全是错的。

一个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存款不到100美元,却赢得3亿美元赔偿金

02走心、积累,才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徐老板前一阵子告诉我,他们有2个做图的,一个人的工资比另一个多80%。

工资拿的少的叫美工,他的修图技能很熟练,但只能按照要求改图、修图,因为他很难发现问题。

另一个拿高工资的平面设计师,不仅能发现各种图片的问题所在,还能很快把图修好,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懂得怎样用相机拍出最美的产品效果图。

一个人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独立解决问题,这就是工资差异的原因。

一个公司为什么要招更专业的人?就因为从发现问题这一点上,专业人士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

《公司新来了一个漂亮前台,一语引发了大家的集体沉默!》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北大毕业高材生应聘去了宝洁, 其中写到一个事例:

她发现仓库管理员因工作清闲常嗑瓜子,然后用带着盐分的手去整理货品,这个容易使外包装留下不清洁的印迹,盐分的吸湿特性也会导致化妆品提前受潮。

她把类似问题都写成解决方案报告并反馈了上去,很多相关人员因此不乐意,但最后女主还是得到了破格提拔!

问题似乎每个人都看到了,但不代表你发现了。你之所以难以发现问题,有这样几种可能:

  • 一是你的知识储备不够,专业所限,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 二是你的认知不够,不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看不到背后的东西。
  • 三是你对问题视而不见,常常受限于你的“岗位职责”。

尤其是第三种可能性,往往很普遍。

一个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存款不到100美元,却赢得3亿美元赔偿金

美国作家格拉德维尔在《眨眼之间》开篇就不惜篇幅的讲述了一个反转的故事,我把它简单浓缩如下:

一尊古希腊少年立像的雕塑,在盖蒂博物馆展出,经过多名科学研究者的缜密分析和数据调查,都说绝非赝品。

但雕塑专家看上去总觉得什么地方别扭、不对劲,但又说不好问题在哪里,只是“一种直觉上的厌恶感”——一个意大利美术史学家最先指出来,还有一个全球首屈一指的希腊雕塑专家从雕像头上的一块布掀开的一霎那,让她产生一种预感,一种不大对头的直觉。

后来专门召开研讨会,确定这尊雕像是赝品。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在说直觉的重要性,人的直觉比那些数据和算法还要靠谱,以及如何修炼出这种直觉。

毫无疑问,格拉德维尔的《眨眼之间》与他的另一著作《异类》,其内核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某一方面的直觉并不是天生就有,而要经过数年如一日修炼出来的。

我很想用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个结论:一切都靠积累,速成绝无可能。

对于我们这个追求急功近利、售卖焦虑的时代来说,这无疑很有现实意义。

一个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存款不到100美元,却赢得3亿美元赔偿金

03最有价值的员工能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总想告诉你,你也不行。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这是电影《让幸福来敲门》的经典台词。

美国这些个人传记电影总是鸡血满满,如果把上面这段话放在《永不妥协》当中,也毫无违和感。

拥有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好不容易在律师事务所谋得一份打杂的差事。她在一份房地产档案里发现了问题,当她向一名老员工询问原因时,老员工不屑一顾,不想帮她,其思维模式明显是被职责限定死了。

一个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存款不到100美元,却赢得3亿美元赔偿金

一个3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存款不到100美元,却赢得3亿美元赔偿金

​但我们的女主角不在意、不放弃,她把这份报告带回家认真研读了一番,发现档案里的医学记录很蹊跷,决心作一番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社区隐藏着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并通过一些手段获得了第一手证据材料,但很快她遭遇挫折,又一次被解雇。

不过她提供的这些材料让律师事务所老板看到了机会,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条大鱼,是千载难逢的发财好机会。终于,她又重新回到了事务所,继续调查这个案子,中间还遭遇了许多阻挠和威胁,连事务所老板都要放弃了,毕竟对方是知名大公司,如果没有拿到关键证据,胜诉的可能性几乎为0。

但她在对方的威逼利诱下,依然不为所动。最终,她凭借特殊方法,还有对受害者的熟知程度(她能把600多名受害者详细情况背下来),终于将强大的被告拉下马,帮助受害人获得了3.33亿美元的赔偿金,创造了美国历史上同类民事案件的赔偿金额之最。当然,律师事务所和她本人也赚了大钱。

这部电影来自于真实事件改编。女主角不仅敏感度高、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能把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她用实际行动和永不妥协的精神打赢了官司,并最终超出了预期结果。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一个高价值的员工,往往能发现多数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能从一个点当中发现更大的世界,然后他会跟公司老板一道,将这个点放大,做成一条线,然后形成一个体,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

如果你是这样的员工,那么恭喜你,前途无量!如果你有这样的员工,那么也恭喜您,你捡到了宝贝,懂得珍惜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