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积贫积弱,列强们趁机逼迫清廷割地赔款,其中以沙俄为害最大。沙俄是近代史上扩张野心最大的国家之一,他们看到清廷软弱可欺,先后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侵占了清廷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左宗棠在新疆做了啥?彻底避免了新疆的封建割据之患

即使如此,沙俄依然不满足,又将侵略的目光盯上了新疆,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以及控制下的浩罕国,几乎占据了新疆全境。

幸运的是,清廷大臣左宗棠高瞻远瞩,说服慈禧同意收复新疆,这才使得这一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重新归属我们所有,从这一点上看,左宗棠堪称功高盖世,他能够在清末乱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在列强的环伺下成功收复领土,令后世之人尊崇无比。

左宗棠在新疆做了啥?彻底避免了新疆的封建割据之患

但如果说左宗棠为收复新疆立下了汗马功劳外,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疆策略,更是让新疆彻底归属于清廷的牢牢掌控之下,其功绩不亚于收复新疆本身。

说到左宗棠这一治疆战略,其核心点就是在新疆实施行省制度,这里就不得不提清廷在此之前所设立的军事管辖体系,也即伊犁将军这一重心在驻军的管理模式。

左宗棠在新疆做了啥?彻底避免了新疆的封建割据之患

乾隆时期,彻底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然后在新疆设立了伊犁将军这一职位,级别为正一品,伊犁将军管辖的地域范围,东到哈密和巴里坤、西到葱岭和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北到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中上游,南到昆仑山。实施“统率驻军、考察官吏、屯田置牧、组织生产、核征赋税、巡边守土”等职责。

《清史稿》记载:“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率满洲、索伦骑兵五百人,绿旗兵百人,维吾尔人三百户,至伊犁搜捕玛哈沁,招抚厄鲁特牧民,筑城屯垦,为新疆设兵驻防之始。”

左宗棠在新疆做了啥?彻底避免了新疆的封建割据之患

但观看乾隆所设立的伊犁将军机构,他重在军事防御上,忽略了民政的治理,很容易造成新疆封建王公的不臣之心,说白了,就是管理不全面,重军事而轻民治,只管军不管民,从而让外部侵略势力有了觊觎之心。

对于新疆设立行省制度,其实早在1820年,当时的爱国诗人龚自珍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西域置行省议》一文中阐述说:“应立即在新疆全境建立行省、全面推行郡县制。”

左宗棠在新疆做了啥?彻底避免了新疆的封建割据之患

但龚自珍人微言轻,他的建议没有得到朝廷的采纳,直到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他再一次有远见地提出在这里设置行省制度,以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杜绝列强的窥伺之心。为此左宗棠在奏折中写道:“是天山南北开设行省,天时人事,均有可乘之机。”

清廷在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同时伊犁将军也极力反对,因为一旦设立行省制度,新疆将会设置自巡抚以下的一系列民政官员,那么将极大限制伊犁将军手中的权力。然而左宗棠据理力争:“臣亦知改省之初事繁费巨,业已移督江南,诸事自有主者。而身居江表,心系西陲,刍荛之言,终难自默。”

左宗棠在新疆做了啥?彻底避免了新疆的封建割据之患

​他的肺腑之言终于打动了清廷,清廷在商议后下诏规定:新疆行省的省会设立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省会设巡抚一名,下设道;道以下各设府、厅、州、县。伊犁仍设将军,但不再总揽全疆军务,仅管伊犁及塔城边防。

1884年,新疆正式设立行省制度,这一制度为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左宗棠在其中的作用难以替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