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为什么要把遗产留给宋淇?


1992年2月14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立了一份遗嘱,内容十分简单,只有三项:“第一,我去世后,我将我拥有的所有一切都留给宋淇夫妇。第二,遗体立即焚化——不要举行殡仪馆仪式——骨灰撒在荒芜的地方——如在陆上就在广阔范围内分撒。第三,我委任林式同先生为这份遗嘱的执行人。”林式同是一位土木工程师,当时生活在洛杉矶,受朋友文学评论家庄信正之托照顾张爱玲,他并非文学圈中人,对张爱玲几乎不知,这种隔膜反而让他成为了张爱玲去世前接触最多的一个人。张爱玲离群索居,晚年与外界几乎没有接触,几度搬家,也都是通过林式同的援手,让他做遗嘱执行人似乎理所应当。

张爱玲为什么要把遗产留给宋淇?


1995年9月,张爱玲去世时,身边并无他人,林式同按照之前的遗嘱替她张罗后事,随后把她所有遗物包括手稿,清理打包,邮寄给了在香港的宋淇夫妇。他与张爱玲的缘分后来撰写《有缘得识张爱玲》一文,对张爱玲去世前的状况有着平实清晰的描述,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按照一种说法,一位作家故去,我们的阅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因为死亡这一变故打断了写作活动:把若干本书变成了全部作品,死亡封存了一个文学生涯。但是,封存不仅仅是清点遗物的标记,它同样标志着一个起点:文本的新生命。张爱玲的文本新生其实早在夏志清1961年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就开始了,而张爱玲的去世并未让这种作品的新生变得更加圆满,这其中最重要的缘由在于,而宋淇(宋家)与张爱玲的文学(张学)已经捆绑在了一起,张爱玲的很多著作和书信仍然在整理当中,出版时日,何其遥遥。

张爱玲为什么要把遗产留给宋淇?


宋淇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1919年出生的人,家学渊源,父亲宋春舫是中国有名的剧作家。宋淇从燕京大学毕业后,也从事过话剧创作,办过杂志,抗战结束后,为生活所迫,还倒卖过阿司匹林,走私过汽车,攒下了不少家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家搬迁到香港之后,做过翻译工作,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以林以亮的笔名翻译过切斯沃夫·米沃什的《攻心计》(1956),即现如今出版的《被禁锢的心灵》。他也做过电影制片人和电影编剧,炒过股票等等,可谓是文学圈里最有名的商人,商人里最有名的文化人。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天赋和才气,也不会受到钱钟书和傅雷等文学名流青睐,更别说张爱玲的身后事完全交给他。

张爱玲为什么要把遗产留给宋淇?


1952年,张爱玲从上海来到香港,为了生活,也加入翻译的行列,当时宋淇正在美国新闻处的翻译部寻找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合适译者,看到张爱玲应征,从此结识。张爱玲的性情孤僻是出了名的,但这种孤僻并非不通情理。读到过一篇传记作家詹姆斯K·莱昂写的拜访张爱玲的文章,那是1971年,当时他对这位中国才女并不熟悉,拜访也是因为求证张爱玲的美国丈夫赖雅的一些生活片段。没想到张爱玲几次跟他提供赖雅的信息和书籍,他们几次亲切的交谈有效地打破她孤僻难缠的恶名,她给他留下了“一种与人为善、有高度社交经验的人方有的慷慨”的印象。在文章最后,莱昂总结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难忘,他说张爱玲之所以离群索居,从人际关系中退出,是因为“她的挫败正在于无法找到能谈话的对象”。

张爱玲在香港时候的生活,大概实在艰难,宋淇夫妇的热心和人脉,对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1955年,张爱玲离开香港到美国之时,在一封信中写到:“我绝对没有那样的妄想,以为还会结交到像你这样的朋友,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再没有这样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