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中外闻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阳信,总面积793平方公里,辖7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54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是闻名的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全国农业标准肉牛示范县。

以成功跻身于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未契机,抓特色、建基地,强龙头、上项目,拓市场、创品牌,阳信县在这片美丽的希望田野上奏响了一曲县域快速崛起、乡村振兴的华丽乐章。

产业振兴

依托鸭梨、肉牛、古典家具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新产业新业态。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鸭梨种植

提高科技和绿色种植投入,推进梨基因库规划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阳信鸭梨品质,重塑“阳信鸭梨”品牌优势,推动鸭梨产业向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变。推动集蔬菜种植、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绿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休闲园建设,延伸、完善种植产业链条。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阳信鸭梨公共区域品牌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阳信鸭梨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阳信鸭梨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阳信彩梨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阳信彩梨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阳信状元红梨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肉牛产业

阳信县将绿色肉牛产业作为阳信县重点打造的“三个600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围绕“唱响阳信牛肉品牌、打造中国第一‘牛’县”目标,倾力打造全国高端肉牛生产加工基地。阳信打造第一“牛”县的做法,被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签批。肉牛产业逐步形成了“粮改饲—肉牛养殖繁育—屠宰加工—牛肉精品包装—皮革加工—连锁餐饮—冷链物流—质量追溯—生物医药—牛文化”的循环全产业链条,真正实现了产业“闭链大循环”。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古典家具

水落坡镇古典家具行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水落坡古典家具市场是山东省最大的古旧家具收购、加工、存储、销售集散地,包罗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老物件。在古典家具行业形成了‘北有高碑店、南看阳信县(水落坡)’的格局。”

2014年5月,水落坡镇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中国收藏文化名镇”,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乡镇。2015年10月,水落坡镇在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上做典型发言。 2016年1月,水落坡镇受邀参加首届山东专业镇发展年会暨第七届山东品牌文化节,并被评为“山东古典家具产业专业镇”和“山东镇域产业品牌建设十大领军镇”。2016年9月,水落坡镇承办了2016年中国收藏文化名城、名镇、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黄河三角洲第五届古典家具博览会,并成功将水落坡民俗文化旅游区列入为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参观景点。2016年12月,水落坡镇被列入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命名为“水落坡古典家具小镇”。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大力推动电商拓展延伸

2018年我县正式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项目,全面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设,县政府制定了阳信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成立了阳信县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工作执行小组,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全面开展阳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1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0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600余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开展电商培训2000余人次,建设完成阳信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培育“阳信鸭梨”、“阳信牛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搭建阳信融媒传播平台,全面带动阳信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成功举办阳信首届鸭梨电商交易节、阳信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走进齐鲁电商节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推进阳信彩梨、阳信媚梨等企业品牌已在京东、山东品牌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山东公益爱拍网、淘宝、微信等多网预售并进行多平台推广,订单已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河北、黑龙江、吉林、沈阳、甘肃、济南、利津、枣庄、滨州、东营、泰安、德州、商河等全国各地,整个阳信县鸭梨销售总量约为50万吨。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建设水韵梨乡 智慧阳信 发展乡村振兴“新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总要求,融入阳信特色,提炼阳信模式,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布局,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健康有序发展贡献“阳信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