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四川和天津,一个天府之国,一个津门大地

恋家,却是TA们骨子里唯一都无法割舍的情怀

单单这一点,让素不相识的TA们又胜似知己

可那些恋家的人,到底在恋什么

所谓传统,都是精粹

千百年来,TA们用独有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书写着各自的故事。或精致,或恬静,或深沉。两座城市的历史都如长河般源远,每个故事,都是让你忍不住去倾听的浪花。如果你感受过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欣赏过宏伟传奇的三星堆和都江堰,领略过英雄器宇不凡的武侯祠,那你一定更不能错过天津这些故事了,同样的刚毅厚重,同样的令人沉迷。

五百年细听风雨的鼓楼,青砖瓦房,碧瓦丹楹,雕梁画栋,商铺林立,传统文化韵味十足。四条马路前后相接,紧密包围,造就了它众星捧月般的视角。登临而上,看七十二沽往来的帆影,听一百零八杵早晚钟声。在这里,视听都是从历史开始的。

满腹意蕴的古文化街,着实把“中国味和天津味”发挥到了极致。楼台高低错落、蜿蜒曲折,一阁一檐皆有讲究。所有名堂,一律青墙红柱、磨砖对缝,配上不同形式的隔扇门窗、栏杆、屋顶翼角,显得隽秀、典雅和古朴,加之匾额、楹联、宫灯、旗幡、精美的木雕及艳丽的油漆绘画,更增添了这条街的古典文化气息。果仁张、皮糖张、蹦豆张、泥人张等全国闻名的老字号招牌丝毫不输成都锦里长巷中的所有珍藏。

东西艺术的混搭绝对是天津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五大道上以群为居的西洋建筑,绿萝绕栏,红砖黄墙,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在现代散发出炫美的光芒。

散落在巷子里的逗趣时光

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要起早贪黑,匆匆而行。早上自然醒,下午摆龙门,晚上撸串儿喝啤酒~

川剧变脸,云谲波诡,热情洋溢;津门相声,雅俗共赏,针砭时弊。

南有彭登怀,北有马三立;蜀戏冠天下,相声也不差。

人人都以为艺术“高冷”不可接近,好像只有那些名流人士才能够得着艺术这两个字,可我们不一样,我们小市井里也有大艺术,图的就是个乐。

竹板这么一打,哎,别的咱不夸

我夸一夸这个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子

这个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

它是薄皮儿、大馅儿、十八个折

就像一朵花

这是形容包子,你可不能乱用呀

说这个姑娘长的美,就像一朵花

你可千万不能说这个姑娘长的像包子

一壶茶水,一碟瓜子儿,闲下来的午后,靠在茶馆的椅子上,听取台上捧逗之争,想想都觉的蛮惬意的。

乐中有理的故事,你一定不想就这么擦肩而过。

世间万般皆可放,唯有小吃放心上‍

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怎么舍得辜负?

要说这能论得上美食之都称号的,那要非四川莫属了!

可要来天津的街头巷尾那么一走,像是到了北方的四川,美味小吃一样不差,更是富有北方和这海河城市的独有特色。

常年驻扎在街头巷尾里的小吃必然少不了。

这最经人念叨的估计就是没有咸菜香肠的煎饼果子,十八个褶儿的狗不理或者馅料十足口感酥脆的耳朵眼炸糕。天津十六个区,那可是区区都有代表品的。

今天就跟我一起去寻找散落在民间的珍馐美味吧!

我们不一样

萝卜的皮儿都是辣的吗?今天让大家见识不一样的萝卜,优质的生食性水果萝卜——葛沽萝卜,皮薄肉质翠绿,口感细腻,入口清甜,水份充足,味如水果。深受大家的喜爱,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儿:看表面,圆溜溜;摸起来,光滑滑;拿在手,沉甸甸;摔地下,十八瓣(泛指碎块多);切开看,豆瓣绿;吃起来,甜如梨。说的就是葛沽人民喊作“葛沽蛋儿”的葛沽萝卜。

想想每个人手里拿的不再是苹果香蕉柿子梨,而是一个大萝卜,也是一道趣味十足的风景线,又顺气、又消食、还可以预防感冒,还不快来尝尝,难道留着过年吗?

贴饽饽熬小鱼是天津一道极具传统特色风味的地方美食,驰名中国各地。这道美食最早是乾隆年间在北辰地区出现的,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叫“佛手糕千眼鱼”。

饽饽选用当年新鲜的棒子面,农家用的大锅烧热后,锅底熬鱼,锅帮四周转着贴满饽饽。待到锅盖揭开,香味四溢。刚出锅的饽饽黄灿灿的结着一层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甜滋滋的,再就着小鱼,咸淡可口,鱼味鲜美。

油炸嘎吱盒又叫炸嘎吱,是天津河西务镇的一道传统家常菜。它伴随京杭大运河而生,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改良,现仍广泛流传。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过去各家各户的条件都不太好,每到过年,大家就把家里剩下的杂粮磨成面,摊成煎饼,里面裹上应季的蔬菜,放在油里一炸,嘎吱盒就做成了。正月里串门走亲戚,嘎吱盒就是一道款待客人的下酒菜。在河西务人的眼中,嘎吱盒就是年味儿和团圆的象征。”

每逢春节很多人家都要做嘎吱盒,为丰盛的节日餐桌增添一份浓郁的地方年味儿。

听闻了这些个美味的小吃,是不是感觉来天津一点都不吃亏啊!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感觉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那还等什么呢?

你有你的盆地,我有我的河流,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流进你心里,也请你一定也要过来坐坐。

文/编|李阳阳

审核|程鹏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天津市旅游局”(tianjin-tour)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