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朋友圈就如精彩的电影院,每个人都在上演自己的小电影,美颜相机之下粉饰出很多俗世明星,过着光鲜又精彩的生活,职业的缘故见了太多风光背后的真相,我却知道这些粉饰的美好背后有多少苍凉。人们习惯了活在面子之中从众,唯恐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或自己的不如意被人发现,所以总是努力地伪装出活得很好的样子,只是有多少虚高,背后便有多少填补,就如穿高跟鞋的人,因为不接纳自己的身高用鞋子来增加高度,高跟鞋带来的不适后遗症也只有自己私下默默忍受。

展示美好的生活应不应该?应该,朋友圈就如我们的一张名片,只是,作为一名佛弟子或内心对人生意义有追求的人,要真实不妄、要把自己当一回事传播真善美、有质的人生,而不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越是沉迷于世间八法,离解脱之道越远。过少欲知足、平静有质的人生,应是纵使一时做不到也要树立的人生目标,醉生梦死之下生杂事,应酬生妄语,虽要入世,能断舍离的世间无谓活动还是尽量减少。

从2月1日至今,除了无可推搪的应酬之外我都选择静静呆在书房里,放假的几天看了3本书,这于我是真正的放假意义,没有工作,可以做些填充自己的事。除了上师,没有给任何人发祝福信息,大家都知道我的性格:从来不凑热闹,但你需要的时候我一定在。年三十晚和大年初一收到很多祝福短信,没有诚意的群发一律不回复,用心的必然反馈简单却真诚的祝福,在我看来很多事情你要么不做,做的话是不是能多点诚意?如果一年一度的祝福也在走形式,流于形式措辞纵使再美背后又有多少真心和诚意?既是你无真心也无诚意,我又何必反应?对于急功近利又浮躁的现代人来说,凡事走心是门高难度的技术活。

看朋友圈里真正修行的道友,都是淡然、宁静又温馨地度过节日时光,中午看韩师兄带孩子外出,路上在车里教孩子唱诵【百字明】,在我看来那是真正有爱的教育,也是温暖的时光。而多少人化着浓妆、穿得大红大紫地带着孩子“兜利是”,可又有多少人教孩子新年的意义和学会感恩?我想如何利用这新年的缘起、如何让这传统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这值得思考。

今天朋友提醒我说谁今天生日了,我说不是,是明天,并把日程表拍给她看,我明天的日程表上清楚写着谁谁谁明天生日,我又是否安排了等等。朋友脸红哑然,说她要学我一样做日程,把每天重要的事记下来并执行,而不是想当然。其实人生的态度何尝不是如此,纵使世界再喧哗,如果我们有清明的内心,我们自然知道什么事是我们要跟随、什么事是我们要保持清醒不从众的——当自己对事物有了定解,你便能减少被浊世横流牵引。

上师中文不太好,也不长住国内,所以开示不多,不少学生因受我影响而皈依,昨天发愿日后要多与他们分享我学佛的一些心得,希望他们能真正成为学佛的佛弟子,于是大年初一便与大家分享了一段话:

【中国的农历年,不论心中有没有信仰的人都希望求个如意吉祥,让新的一年有好的运程,圆满幸福。从佛弟子的角度,新年开始,我们也祈望新的一年有好的缘起,福慧双修,这一年在福报滋养下修习智慧。但仅是期望获得是否足够?在我看来是不足够的,佛法讲因果,如果我们不曾种好的因,又何来好的果?所以期望有怎样的收获,还需有怎样的栽种。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佛是生活各项完成之后闲暇才做的事,若知暇满人身难得、无常是常态,求解脱出离才是大事,便应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要活在从众中,哪怕不能把修行当成最重要的事,也要相续不断地去做这件重要的事:打坐或是持咒,学佛理、主动地做一些修行的功课,自净其意;同时把为善供养积福德资粮变成一种习惯。很多事情做或不做,光阴都不曾驻步,但愿大家在全新的一年里因为智慧增长更加懂得精进,把修行放进日程里,如此下来,年终之时回首——我们这一年将更有意义。】

想来我真是一个欠扁的人,在大家正吃喝玩乐地开心、尽情享受假期的时候一盘冷水泼下来,是得有多讨人嫌。但是,讨不讨人嫌重要吗?我想有智慧的人知道我的苦心,不是吗?早上表扬萌,萌说:“老师就不怕把我表扬得骄傲了吗?”

我说:“知道你不会我才表扬。把那个‘我’去掉,这便是修行:我们所有的捆绑都来自于我执,做很多事期望反馈,有期待便有失落,修行,便是一层层把‘我’剥掉,然后纯净地去做自己认为的必须做、该做的事,做了,放下,外界有什么样的反应,一笑而过则可。就像我现在写文章在【次第花开】分享、在【丹杰林】分享,这都是因为我想帮助更多人学佛、走善道,能影响多少人便多少人——这是我认为的我必须去做的事。然后我做了,至于别人是否看、是否认真看、是否反馈或赞许,那与我无关了,那是别人的事,我并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有没有在做对和应该做的事。”

宁可在独处中与灵魂对话,也不要在喧哗中迷失自己。你如何在演你生命这出戏?你清明的心有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