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ford Putnam与Erik Norland通过CME表示,近十年的美国经济扩张可能看起来有点长,但不会因年久而结束。经济扩张需要催化剂,它会引发消费者和企业紧缩的螺旋式下降。

  美国最常见的经济衰退催化剂是利率上升伴随沉重的债务负担,企业估值似乎先于自由现金流产生,或者两者兼有。再加上贸易紧张局势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促使全球经济放缓,目前的情况可能会引发经济衰退。

  三个关键警告标志

  1)收益率曲线

  美联储一直在提高利率,希望改变策略,从宽松到中性。鉴于美联储释放出更多加息的信号,存在无意中转向快速紧缩的真实风险。

      美联储上调短期利率之际,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几无变动,导致收益率曲线走平。由于短期利率相对长期利率上升,金融机构再也无法从短期借贷和长期贷款中获利。依赖短期信贷的商业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利息支付。消费者债务对利率不敏感,房屋抵押贷款则不然。短期利率上升使得浮动利率的抵押贷款吸引力下降,减少抵押贷款选择并降低购买新屋的可负担性。如果收益率曲线真的出现倒挂,即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所有这些影响都会加剧。收益率曲线倒挂是未来12-24个月经济衰退的一个特别好的指标。

  此外,美国和中国债务水平不断上升,较高的债务负担意味着更多的利息支付,令经济变得愈发脆弱。

  2)新兴市场汇率危机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后,新兴市场货币经常会出现问题。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危机是增长杀手。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它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主要工业国家的连锁影响都有所增加。

      2009年至2006年期间,投资者逐渐习惯于用美元、欧元、日元或其他零息货币融资做多新兴市场货币。如今,美联储已多次加息并计划进一步上调利率,这些货币的套利交易正在匆忙解除。

  此外,高水平债务也加大了新兴市场的压力。中国负担着与发达国家类似的极高水平的债务,并且正在设法去杠杆化。但中国所谓的去杠杆化计划只是将债务从A点转移到B点(官方银行系统、中央政府和家庭资产负债表(间接))。这无法实现去杠杆化,不过,可以使债务更易于管理。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混乱与增长放缓的明显后果是工业金属价格暴跌。2018年6月和7月铜价下跌了近20%。

  综上,在利率上升、新兴市场汇率动荡等背景下,股市修正可能会引起企业领袖的担忧,导致计划投资减少,从而加大经济衰退的几率。Putnam与Norland认为未来12-24个月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超过33%。

  目前,美元陷入一场拉锯战。美国利率上升和海外问题风险正在推动美元走高,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则成为了一股平衡力量。只要美联储继续加息,美元可能会保持强势。然而,如果经济衰退导致美联储突然降息,美元可能会进入看跌周期。

  在美联储放慢加息前,黄金和白银短期内可能遭受损失,但美元崩盘将会令观点转为看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