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用其霸权,对华为进行技术封锁。图片来源:千龙网)

一直以来,“科学无国界”都是全球科技人员的普遍遵循。然而在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宣称自由、民主的美国却利用其霸权,干涉学术、科研自由,将对华企业的产业限制扩展到学术界。

2019年5月29日,号称全球最大的学术性组织之一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英文缩写IEEE)的一份内部邮件曝光,称“由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IEEE将无法让华为员工在同行评审阶段担任期刊审稿人或编辑”。邮件同时表示:“华为员工可以继续参与他们在IEEE所属的领导和治理机构,但在制裁解除前无法处理任何文件。”IEEE是一个由工程师、科学家和学生组成的组织,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协会出版了全球电子和电气及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并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制定标准,到目前为止,华为一直是该研究机构的核心成员。

IEEE的邮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并激发了各种新的讨论。即使从最善意的角度,这也被看作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无国界”遭遇美国霸权的重创。作为注册在美国的非营利性跨国学术组织,这封邮件表明,当美国政府采取有着“极限施压”特征的战略去针对华为时,相关措施可以从产业界扩展到学术界。事实上,IEEE不是第一个在华为被列入美国政府的“实体清单”后产生变故的组织,此前,涉及SD卡技术标准的SD卡学会、涉及蓝牙技术标准的蓝牙联盟、外围部件互连专业组织(PCI-SIG)、涉及无线WiFi技术标准的WiFi联盟、负责制定内存技术标准的固态技术协会(JEDEC协会),均曾经在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采取了“除名”“暂时中止会员资格”等措施。一些西方媒体也趁机发布“五大技术标准组织封杀华为”的消息。

由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一直宣称自由、民主的美国,却利用其霸权限制国际上科技的自由流通。他们坚定地相信,可以任意使用美方的所有筹码,而无须顾虑时代的不同和对手的特殊性,就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技术制裁;他们习惯性地将美国积累的战略声望简单理解为,美方可以不需要遵守任何意义上的游戏规则,仅凭其实力和筹码,就能让其目标承受巨大压力。他们甚至以一种赌徒的眼光看待和理解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在其政策产生的后坐力和压力反作用于美方自身之前,就从精神层面摧毁中国的抵抗意志,从而赢得一场豪赌的全面胜利。

但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博弈,注定是一场由战略韧性、耐力和定力所共同决定的“马拉松”,而非短促突击式的50米、100米短跑;注定是一场由创新能力、产业能力、国家战略能力以及国家治理能力所共同决定的长期博弈,而非在给定时间内的一次性博弈。但美国决策者倾向于用其熟悉的商业竞争模型,即短期内重复进行的一次性博弈,来指导国家间的博弈。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技术封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产生一定的优势,比如迫使对方脑补一个自己无法应对的庞大阴谋,并最终自己吓死自己。但一旦被顶住,并且被拖入僵持后,实施大规模战术投机的一方,注定更容易陷入被动。

而目前,这种被动已经逐渐显现。在5月26日出现所谓“除名”仅4天之后,从5月29日开始,先是SD卡协会,然后接着是蓝牙联盟、WiFi联盟以及JEDEC协会,先后重新将华为的名字列入了成员清单。SD卡协会告诉媒体,“华为的会员资格从未被取消,我们有过短暂的升级,这是为了确保符合美国商务部的要求,华为名字在官网消失,是由于技术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