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概述

邓崇祝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2000年 11月 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大会,一致通过青城山—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对青城山—都江堰遗产资源的充分肯定,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青城山—都江堰遗产价值的最高确认,也是对都江堰市申报遗产工作的充分肯定和给予的一种最高荣誉。

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从 1998年 6月至 2000年 11月,历经 30个月。世界遗产的申报成功,填补了世界水利史、中国道教史和成都市区域内无世界遗产的空白,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使都江堰市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提升,青城山—都江堰已成为一张重要的国际品牌,作为四川省精品黄金旅游线之一,为都江堰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在当时一个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县级市能够动用 2.06亿人民币投入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这是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少有的。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体现了都江堰市领导科学决策的魄力和全市人民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这是都江堰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统一步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奋斗的丰硕成果。

一、科学决策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早在 1986年,国家文物局就将都江堰列入中国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的文化遗产目录中。1994年 3月,国家文物局〔1994〕文物文资184号函,要求都江堰市提供将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资料,填表上报。3月底,由市文物局卞再斌副局长将资料按规定送到了国家文物局。1994年 11月,市文物局请国家地质和遗产保护专家潘江到都江堰市考察,协助申报。潘江考察后认为,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比峨眉山条件更成熟,价值更高,建议申报。

1995年 8月,市文物局向市委常委会汇报了当前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我国申报世界遗产的概况,以及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准备情况。要求成立班子,划拨经费。常委会决定由李桂君副市长带队到峨眉山市取经,了解申报世界遗产的情况。1996年,峨眉山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对都江堰市震动很大。同年底,李桂君带队第二次到峨眉山考察。1997年初,常委会听取了李桂君赴峨眉山考察情况汇报。由于考虑到申报花钱太多,要拆掉都江堰跨江索道等部分旅游设施,个别部门负责人意见较大,会上未达成一致意见。常委会决定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申报。

1998年 2月 16日,中共都江堰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会议站在弘扬历史文化,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国争光,为民添彩的高度,做出了重大历史性的决策:要积极做好青城山—都江堰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这一决策被紧接着召开的都江堰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8年 6月 10日,中共都江堰市第十届委员会第 6次常委会决定,正式启动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

二、组建机构、资料准备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1998年 6月 12日,都江堰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成立了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徐进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彝福,副市长蒋显伦,市委调研员邓崇祝任副组长,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领导小组副组长邓崇祝同志兼任,刘仕洪、陈玉林兼办公室副主任。

申报办成立后,数十次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对青城山—都江堰遗产提名地的价值进行反复论证和实地考察,摸清家底,为青城山—都江堰的申报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申报资料包括文本、幻灯片、光碟、规划四部分。从 1998年 7月开始,着手申报文本的编撰工作。与此同时,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联系,争取列入国家申报预备清单,并聘请国内著名专家担任顾问,指导文本的编写工作。市委市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文本的编写工作大力支持。其申报文本先后八易其稿,文字总数达 5万余字。同时,鉴于遗产申报区域的复杂性、拆迁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市委常委会决定新组建古堰景区管理局(后来的都江堰景区管理局),由刘仕洪任局长、刘刚任常务副局长,杨峰、马如军任副局长。随接,管理局着手建立机构,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拆迁安置、生态修复、文化保护等工作。

三、专家论证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1.第一次论证。1999年2月26日至3月10日,申报办邀请省内专家和省、市领导到都江堰市召开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到会的省内专家有:卫家坦、熊世尧、应金华、唐邦兴、刘照光、胡铁卿、钱振越、宋之正、王纯五,省建委常务副主任杨洪波,风景园林处原副处长卯辉,成都市建委主任刘玉成,村镇办主任谢素芬,成都市文化局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会议。都江堰市侯雄飞、张宁生、徐进、蒋显伦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申报办根据专家组修改意见,修改申报文本。

2.第二次论证。1999年4月17日至22日,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潘江、林源祥,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昌笃教授来都江堰市对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进行考察论证,并将有关情况向建设部写成书面报告。在此次会议上,陈昌笃、林源祥等专家提出青城山—都江堰自然遗产条件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邓崇祝提出将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纳入申报范围,并陪同专家去实地考察,专家基本认可后,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并重新组织材料,增加内容。在此基础上,于 4月22日至25日,邀请中国著名大熊猫研究家、南充师范学院教授胡锦矗来都江堰市论证境内大熊猫的有关问题。

3.第三次论证。1999年 5月 19日,国家建设部在建设部大楼 301会议室以建设部名义召开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评审会。会议对青城山—都江堰的遗产价值展开了充分讨论,并对文本提出了修改意见。赵宝江副部长和有关专家对文本给予较高评价。会议原则同意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原则通过申报文本。5月 23日至 28日,申报办根据 19日在北京审议会上的意见,进一步修改申报文本。

4.文本的最后完成。1999年 5月 29日至 6月 20日,市申报办邓崇祝与江明义赴深圳印制文本(中、英文版)。6月 15日印刷完毕,副主任王甫于 6月 15日从成都抵达深圳,6月 16日从深圳飞往北京,将申报文本送到建设部,建设部部长俞正声 16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申报文本(中、英文版)上签字。

四、争取国家部委,省、市领导支持,跻进申报行列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申报世界遗产,面临世界和国内双重竞争。都江堰市申报工作得到了国家部委,省、成都市领导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根据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申报遗产提名地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6月30日。1999年5—6月,由于国家有关部委在文件交换、运转过程中延误了时间,致使我国政府不能如期将推荐材料送达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巴黎),因此,决定放弃申报。市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同时,通过电话向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国务院秘书三局领导汇报,请求撤销放弃申报的决定。1999年 6月 30日上午,副书记徐进带领邓崇祝、邵建华等,火速赶到北京。国务院办公厅根据都江堰市的建议,采取了两条措施。第一,由有关部门代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联系,请求将中国的申报材料由中国理事代表直接送至 7月 5日召开的世界遗产理事会;第二,6月 30日下午 1时 30分,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三局召开有关部委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统一认识,并责成有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报送材料。7月 1日至 2日,朱镕基总理,李岚清、钱其琛、温家宝副总理等分别签字,同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青城山—都江堰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青城山—都江堰遗产提名地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由地方政府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7月 5日,申报文本送达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秘书处。不久,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通知中国全委会,定于 2000年2月底组织专家验收青城山—都江堰。

五、重要文献准备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在申报“双遗产”过程中,邓崇祝提出编写《都江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一书,该提议得到了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陈昌笃教授的高度赞赏,陈教授在市领导参加的一次会议上,肯定了这一提议。该书写成后,于 1999年 12月 16日至 17日,市双申办召开由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陈昌笃教授主编的《都江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研讨会。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专家丁瑞华、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张俊范、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授胡锦矗、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专家印开浦、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主任庄平和市科委、环保局、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00年 9月 2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到都江堰市对《都江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这一研究课题进行了评审。推荐参加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的评选。这样,长达26万字的《都江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学术专著正式出版。该书获都江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联合国专家莫洛伊进行遗产验收时,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成为申报工作的重要文献。申报工作中,有大量的应急材料、重要文献需要书面翻译,频繁的对外考察、接受检查需要口头翻译。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邱海明、张涛、杨敏、何敏等长驻都江堰,给予了大力支持。

六、环境整治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环境整治首先是制定规划。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标准,尽可能地恢复遗产的本来面目,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围绕经专家认定的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考察路线进行整治。因此,在规划制定之前,申报办邀请专家和市上有关部门的领导反复对青城山—都江堰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一个科学而又能让联合国专家接受的路线。

1999年 7月 31日至 8月 3日,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马纪群,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郭旃,建设部风景名胜处左小平,省文物保护专家宋之正等受建设部委托,对青城山—都江堰申报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整治方案。建设部非常重视青城山—都江堰遗产申报工作,特委派城建司司长杨鲁豫,风景名胜处处长李如生专程从北京来检查指导。8月 3日下午,专家组就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环境整治方案召开论证会。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翁蔚祥,省建委主任刘丹陵,成都市副市长狄廷国、成都市建委主任刘玉成等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都江堰市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及乡镇负责人参加了论证会,由市申报办制定的规划在会上获得了通过,但必须报批后才能执行。为了赶时间,抢进度,省建委副主任杨洪波网开一面,提出方案已经专家通过,可以边报批

边整治。于是,一场申报世界遗产的环境整治工作就开始了。

在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的不足5个月的时间里,共投入整治资金2.06亿元,投入劳动力 48万人次。拆除与景区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 28万余平方米;拆迁和关闭影响景区环境的工厂、矿山、商业网点 61家,搬迁变电站一座,新建变电站 2座,搬迁核心景区内的学校(中专)1所、民宅1097户;按照国际标准改造景区公厕 13座;铺设青石板、红石板路面 2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 24万余平方米;增设公用电话亭 200余部;修建了青城山—都江堰自然文化陈列馆。经过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景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都江堰恢复了古堰历史风貌,古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观浑然一体,重现了古堰的雄浑与庄严。整治后的青城山再现了“青城天下幽”的特色,更加葱茏、幽静。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加强了管理和保护,停止了沿途矿山的开采,过去开垦的荒地都退耕还林。

在遗产申报和环境整治过程中,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各级道教协会和驻市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对申遗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七、联合国专家的考察评估

2000年 2月 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派的 IUCN专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都江堰景区大门

摄影:赵国喜

家莱斯·莫洛伊博士抵达都江堰市检查验收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提名地。当晚,建设部副部长赵宝江、四川省副省长邹广严在金叶宾馆会见了莱斯·莫洛伊博士,并就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2月 28日上午 8时,在青城山—都江堰自然与文化陈列馆的多功能会议厅,建设部外事司司长李先逵主持召开了青城山—都江堰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汇报会。省政府副秘书长翁蔚祥、成都市副市长狄廷国、都江堰市市委书记侯雄飞在会上分别代表四川省、成都市和都江堰市致欢迎词。市委副书记、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徐进在会上借助多媒体演示,详细介绍了青城山—都江堰的遗产概况、遗产价值、保护和管理措施以及申报理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建设部、水利部、省、成都市建委等单位领导和都江堰市特邀科学顾问,都江堰市领导张宁生等出席了会议。汇报会后,莫洛伊博士参观了青城山—都江堰自然与文化陈列馆。他高兴地说:“陈列馆设计巧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都江堰市在很短时间里建成这座既科学又极富信息量的陈列馆,这是中国的骄傲。这也是我见到的最好的陈列馆之一,希望其他遗产地都来这里学习,也建这样的陈列馆。”

上午 10时,莫洛伊博士在科学顾问和建设部外事司司长李先逵、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官员遇晓萍、建设部风景名胜处左小平等领导和都江堰市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青城山。通过一天的严谨考察,他认为青城山道家哲学博大精深,道教宫观建筑精美,文物保存完好。青城山植被与文化景观保护很好,沿途见到的和展示的堪称世界精品,他感慨地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青城山得到了完美体现。”

2月 29日上午,莫洛伊博士在科学顾问、建设部领导和都江堰市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都江堰。莫洛伊博士对都江堰悠久的历史、科学的设计、完整的保护赞叹不已,对都江堰景区的环境整治,离堆公园和二王庙的古建筑、文物、植物保护管理连声称道。29日下午,莫洛伊博士乘坐直升机考察虹口救助大熊猫的地方。

3月 1日,莫洛伊博士在建设部外事司司长李先逵、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马克平以及都江堰市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乘坐直升机对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下午赴卧龙大熊猫救助中心参观。

都江堰市高质量、高水平、高档次地完成了申报世界遗产迎检工作,受到了建设部、四川省、成都市领导和中外专家的高度赞扬。考察结束后,在交换意见中,莫洛伊博士兴奋地

说:“在都江堰期间,我心情十分愉快,收获特别大,淳朴、热情、好客的都江堰人民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4月初,从巴黎获悉,由于都江堰岷江上游项目原因,不仅可能影响自然遗产,而且还很有可能影响文化遗产申报。徐进邀请郭旃,由刘刚陪同直飞巴黎与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部分代表进行直接沟通陈述,赢得了世界遗产标志理解和支持。

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2000年 6月 26日至 7月 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法国巴黎总部召开主席团会议。都江堰市邀请成都市计委副主任徐进以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的名义和中国代表团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会议。为确保“双遗产”申报成功,都江堰市委、市政府派蒋显伦、邓崇祝、刘刚等相关领导赴巴黎配合会议做工作。

2000年 11月 27日至 12月 2日,联合国第 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会议期间,都江堰市代表团在国家文物局专家郭旃的帮助下,先后约见了参加遗产大会的部分遗产委员会专家,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2000年 11月 29日晚,世界保护联盟主席戴维用 5分钟时间介绍了青城山—都江堰的自然遗产情况。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亨利用 3分钟介绍了青城山—都江堰的文化遗产概况。两位主席还用幻灯片展示了青城山—都江堰的自然、文化风光,生物多样性和大熊猫“遗宝”的资料图片。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大会庄重地宣布:青城山和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会场立刻掌声雷动,久久不能平息。许多国家的官员、专家和代表蜂拥而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中国代表团和都江堰市代表团表示最真诚的祝贺。

开放的都江堰丨青城山—都江堰是怎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本文摘自《开放的都江堰》一书。

该书由四川省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是都江堰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文献丛书之一,由都江堰市档案馆编辑,主编王克明。该书见证了千年来都江堰与世界的沧海桑田,从716年(唐开元四年)第一位到都江堰的印度高僧阿世多尊者,今天的奥运冠军到到我们的三项世界遗产。该书记录了都江堰的每一次成长,见证了都江堰走向世界的每一步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