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广播”的朋友,我是赵疏敏,一个喜欢用历史视角解读当下财经世界的胖子,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桑弘羊。

好制度不应是潘多拉盒子,制定政策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 疏敏钩沉

政府制定一个政策往往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要加强宏观调控,要对于违法犯罪打击,但是前提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个好的制度不应该是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不应该让人性中的恶释放出来。

【疏敏钩沉】

今天,我们来讲西汉一位重要的大臣,他叫桑弘羊。很多人在传统文化中听过桑弘羊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实际上是少年天才,有种说法是他13岁就当了汉武帝的财政大臣,确实是这样子。桑弘羊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名了,桑弘羊本身出身不算好,他出生在商人世家,从小精于算计,是一个富商家庭出身的人。但他后来一心想从政,他觉得做商人很没出息,他想做政府官员,一心想从政。出将入相这种思想牢牢占据了桑弘羊的头脑。于是桑弘羊从小读书非常勤奋,属于学霸级的人物,是少年天才。然后在汉景帝末年进入了皇宫,成为了汉武帝的伴读。

说实在话,成为皇帝的伴读往往都是将来从政的先天条件。众所周知,康熙皇帝的伴读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营,它往往是有这样的历史关系的,所以跟汉武帝的关系很好。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是兄弟。后来汉武帝当了皇帝之后,他一心想为自己的祖先报仇,要北伐匈奴。众所周知,卫青霍去病都是在那个时候被提拔和重用的,当时桑弘羊在干什么?大家知道打仗最缺的就是钱粮。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是说只要一打仗,就需要后勤保障支持。

好制度不应是潘多拉盒子,制定政策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 疏敏钩沉

由于古代农业战争,朝廷征调10万的军队,可能就需要50万的民夫在后面保障后勤。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几十年积累的国库财富很快就消耗光,面对这种消耗光的情况,汉武帝还频频的对外战争,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就亏空了,没钱了。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就想尽办法筹钱,这时候时势造英雄!历史的舞台为桑弘羊打开了一扇门,桑弘羊终于走到历史的前台。因为桑弘羊本人是商人出身,脑子精于算计而且数学特别好还是学霸,他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朝廷的税制改革,一系列的这种商业制度的改革。

他发现盐和铁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重要的生产物资,因为没有铁器,耕地的效率就低,没有盐不吃盐也肯定不行,这两个都是刚需,需求弹性几乎为零的商品。于是,桑弘羊就建议汉武帝盐和铁必须交给政府去经营,从中收巨额的税收。现在盐实际上也是政府管的,但是事实上我们政府管盐是为了防止盐价过高,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稳定,所以我们盐卖的不贵,两三块钱一袋,很便宜。但是汉武帝时盐铁关系是为了将盐铁资源拿在手上,然后向老百姓收取暴利。他那时候盐能卖到一袋盐以我们现在的购买力可能是几百块钱的人民币的价格,十分暴利。这个也就算了,他做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算缗”和“告缗”制度。

什么是算缗和告缗制度呢?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经商的过程中,往往可能有违法违规,偷税漏税这种事。用现在话说,如果有偷税漏税,依法惩处就可以了。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政府对于商人实际的财富多少,实际上是没法评估的,税收能力并不强。这种情况下政府怎么知道这些商人有多少钱?怎么向他征税?于是就发明了重要的算缗和告缗制度,鼓励普通的老百姓,向官府告发这些商贾,说他们偷税漏税,说他们违法违规,只要一经查实,商贾的全部财产统统没收。

好制度不应是潘多拉盒子,制定政策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 疏敏钩沉

没收完之后,政府跟告密者一人一半,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就把钱分了!这种制度立马就激发起人性中的恶,于是那些在汉武帝时期的商人,几乎离上断头台也不远了,纷纷被举报被揭发,最终的结果是商人倾家荡产,政府收敛了大批的财富,而更为可怕的是,商人一旦被干掉,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就会非常困难。老百姓的东西卖不出去,想买的买不着,想卖的卖不掉,整个社会的机器实际上就停摆了,所以当时桑弘羊这个方法是非常短视的,他把商人群体干掉,表面上迅速获得财富,实际上是杀鸡取卵,而且税收又升得很高,商人没有利润,不干了,回家种田去了。

桑弘羊本人是商人出身,但他的一切政策都是针对商人的,所以有时候同种族的人或同阶层的人对同阶层的人下手往往比其他人更狠,更为可怕的是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告密的风气。也不是说不能告密,但当整个社会都充斥一种告密文化,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人人不得自安。所以这一系列制度的实现为汉武帝发动战争,打击匈奴提供了物质财富,但是整个汉朝的经济也迅速的崩溃了。汉朝再也没有实行像汉武祖、汉文帝、汉景帝那一代统治者实行的无为而治。

黄老思想休养生息而采用有为政策,而这些有为政策往往又不符合经济规律,最终的结果是打击了商业,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停摆,使得整个中产者包括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群工商业者纷纷破产,他们破产的结果是,不仅仅是他们,商业一旦停摆一旦破产之后必然是农业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农民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办法进行相应的交换,农民也破产,最终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国民经济从农业到商业全部崩溃。所以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幸好汉武帝死了之后,他的两个继任者汉昭帝和汉宣帝又重新恢复了从汉高祖开始的无为而治政策,使汉朝经济重新恢复起来,史称昭宣之治。商业有它特定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政府制定一个政策往往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要不要加强宏观调控?当然应该加强。对于违法犯罪要不要打击?当然应该打击。但是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个好的制度不应该是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不应该让人性中的恶释放出来。

商人偷税漏税,该惩罚惩罚。但是他偷了一两银子的税,却没收他全部财产,这也有悖于现代行政法的一个罪刑相当的原则。干一分坏事就应该受一分惩罚。任何的宏观调控都应该以尊重市场为前提,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桑弘羊给我们开了一个坏的先例。桑弘羊就是一个反面的案例,反面的教训,看汉朝这段历史往往能给我们很深刻的启发。

《疏敏钩沉》

第一财经广播推出的创新栏目,本栏目根据历史故事、典故或古典文学经典人物片段等来剖析现今经济生活和现代企业管理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史鉴今。(更多第一财经广播的音频产品,您可在阿基米德中收听。)

播出时间:12:50~13:00(首播)

17:50~18:00(重播)

主讲人:赵疏敏,沪上著名讲师,精通历史、金融、经济学,同时受聘于全国各地企业教授公司管理和金融理财等课程。

好制度不应是潘多拉盒子,制定政策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 疏敏钩沉

往期《疏敏钩沉》精选作品:

不要做诸葛亮这样的“工作狂” | 疏敏钩沉

货币发行流通,需顺应社会规律 | 疏敏钩沉

信任是最好的礼物 | 疏敏钩沉

作者:赵疏敏 财经讲师

编辑:秦川、李昂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