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计明天的降水,主要是暖切变线导致,降水的对流特征比较明显,降雨效率较高,短时降雨强度大,而且上干冷(西北气流)下暖湿(西南转东南气流),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等地也容易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后天浙江情况也类似。总之,这次降雨过程的趋势可信,具体雨带的南北位置和强度,有可能还会不断调整,还应以临近报为准。

△降雨量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民声天下6月19日北京快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南方新一轮降水的展开,与上周相比较,两次过程的强降水区,高度重合。专家预计,本周这轮降水最多、潜在致灾风险最大的地级市,可能就是广西桂林、福建南平和三明。而且,多山区丘陵,目前南方的土壤水分大多在90%以上,未来要格外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公众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地考验。

专家表示,根据中央气象台20日-23日的强降雨过程预报可见,这次降雨总体上,是自北向南走。不过,今夜(19日)到明天(20日),暖湿气流增强北上,强降雨会比今天相对偏北。之后的21日-23日,东北冷槽后部的冷空气南下,推动雨带南落。预计明天的降水,主要是暖切变线导致,降水的对流特征比较明显,降雨效率较高,短时降雨强度大,而且上干冷(西北气流)下暖湿(西南转东南气流),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等地也容易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后天浙江情况也类似。

据专家介绍,这次强降水过程具体强降雨的落区,依然有些不确定性。这决定于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强度,二者的强弱,不仅决定冷暖交战的位置,也影响推进速度,进而影响雨量结果;如果都偏强,且稳定少动,走得慢,雨会超预期。如果冷空气调强,暖空气调弱,战线快速南落,则降水会调弱,目前来看,22日以后暖湿有减弱的迹象;因此,22日-23日降雨强度,公众还应密切关注后期的临近预报调整。

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地形因素也会对降水的多寡有影响。比如,明天大别山区西南侧迎风坡的湖北东北部降雨有可能比目前预报强。尤其是如果在西南风里出现“列车效应”的话,强降水持续在湖北东北部麻城-罗田-英山附近不断经过,导致降水会超预期,

​​​​业内人士强调指出,如若水汽更多被上游消耗,大别山区背风区的安徽西部降水有可能不及预期。总之,这次降雨过程的趋势可信,具体雨带的南北位置和强度,有可能还会不断调整,还应以临近报为准。(责编/翔宇)

*编者注:

以上文字,旨在传递更多新闻资讯。

(您可将新闻线索私信我们,也可在文章末尾评论留言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员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欢迎在底部留言,发表您的见解。

↓↓↓觉得还不错,随手订阅我们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