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古天乐已经捐献了105所希望小学,累计金额达到人民币20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大慈善家。

在二十多岁还是小混混的时候,他一定想不到自己可以做到今天的程度,而少女时期追过他的粉丝们,一定也不曾想过古天乐竟是如此值得。

“哪个少女不怀春”,这句话其实是褒义的,它有关青春的悸动,萌发出十足的温柔感。而在八零后还是少女的年代,追星靠的不是各种微博和微信群,也根本就无法第一时间掌握自己雪花的日程安排,那个时候,追星靠的是写信。

也许在有些人的脑海里,还残存着对《当代歌坛》这本杂志的记忆,可以说,这本杂志是当年粉丝们手中的追星圣物。几乎每张页脚都会刊登当红艺人所属公司的邮编地址,很多粉丝跟自己雪花的联系也都始于此。

也正是由于沟通手段的匮乏,当时的港台艺人们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观众对艺人的了解也只能停留在作品上面。

比如古天乐“白古”时期的《神雕侠侣》,他所饰演的杨过公子如玉,温文尔雅。很多粉丝的印象里,这就是古天乐的本色演出。

红了之后,娱乐杂志关于古天乐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古天乐出道前居然是个街头混混,这一点让很多人都无法相信,尤其是古天乐还因为讲义气而坐过牢,这简直颠覆了观众三观,如此相貌堂堂的古天乐怎么会有这种经历?

深入了解,观众们得知,原来古天乐从不避讳谈起自己年轻时的这段经历,谁都有年少无知,认为兄弟情义大过天的时候。古天乐不仅正视过去的自己,同时也对成长过程中每个时段的自己要求严格。

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盛红之下的勇敢转型。本来靠着自己日益积累的好口碑,古天乐已经在香港乃至整个中国的演艺圈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完全可以借此维持自己的演艺生涯。可古天乐偏不妥协,白面小生显然不符合他给自己的既定人设。

于是古天乐开始人工晒黑自己,为的是打破自己“白古”的形象,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带来更多可能性。于是平头的古天乐带着《廉政追击令》回归荧屏,只是最初,这种硬汉的形象并没有得到太多粉丝的认可。

古天乐并没有妥协,坚持以“黑古”形象出演了很多经典影视作品,尤其是大火的穿越作品《寻秦记》。

其演技也逐渐被专业人士及观众们认可,热度维持至今,甚至很多新粉丝根本就不知道古天乐“白古”的过去。

“白古”时期的古天乐有过一段算不得光彩的历史,“黑古”时期的古天乐为自己赢得了无比光彩的荣誉——世界杰出华人奖,该奖项的获奖者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与白只是表象,为人低调的古天乐本也无意公开自己的善举,被迫公开只是由于慈善机构要求以捐款人姓名来命名学校。

如今,古天乐的慈善达人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很多观众都说:如果古天乐接拍烂片请不要怪他,因为他一定是又想捐献希望小学了。

知错能改,坚持本真。无论外形如何变化,古天乐——他确实值得收获未来的更多精彩。

(迷影生活)

相关文章